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yttuu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困境是人类工业化历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机理。本文将集中于实践美学“人的自然化”命题,阐述其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意义。主要论点是: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观内含“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个辩证的方面,其中,“人的自然化”所侧重的是实践过程中人类合于自然、人类目的合于自然规律的一面,生态的视点将是对“人的自然化”向度新层面的彰显。“人的自然化”内涵着实践美学的原理与逻辑,成为阐发生态内容的有效路径,能够与生态现实构成历史的统一。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导言”,论证实践本体与自然生态的关联统一。首先阐述生态问题的探讨是实践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集中于人与自然的维度。阐发这一维度将扩大实践美学原有的视野,以新的现象和观念丰富其学理,更好地融入生态美化的当代实践。“人的自然化”是生态问题拓展的向度和途径。第一章追溯“人的自然化”命题产生的历史渊源。在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中西源流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具有正确融合二者的转折意义和科学逻辑,实践美学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人的自然化”命题,将这一命题建立于实践原理运行的机制和审美提升的过程,是实践美学走向自由必不可少的方向,并且成为人类面对生态问题的思想路口与途径。第二章讨论“人的自然化”如何与生态现象的研究相沟通。在实践的意义上,“人的自然化”与生态问题的汇合是历史与现实共生的必然结论。“人的自然化”在实践意义上与生态相沟通,生态人文研究的成果也在此意义上纳入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之中。“人的自然化”关联生态整体自由的实现成为生态新层次上的“自然人化”。第三章讨论“人的自然化”如何以实践美学的思想原理、结构体系阐发生态问题,生态内容以此进入实践美学多层累结构的运行与生长,经由物质层面走向意识层面、道德层面最后达到审美的层面,完成生态审美内涵的本体生发。第四章是“人的自然化”之生态审美意义的拓展,论证人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审美关系。在实践动力的前提下,生态整体实现审美的内化与外化,形成特有的生态审美主体与客体。生态审美理想确立,并由此渗透于生态文艺先在的表达,形成理想中的生态审美主体与相应客体,以及主客共同的生态美。第五章是“人的自然化”与生态美建设。从以“人的生态化”改变自身的主体生态美育,到作为同步实践的生态环境美建设,“人的自然化”最终达到生态整体美化的目标,实现生态整体的“自然人化”,即共同的“自然化”。结语部分整体阐明“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生态结合共生的逻辑构成,整理全文整体思路与线索,印证实践美学开拓自身、与时俱进的活力与能力。
其他文献
由于商事代理与民事代理存在许多差别,简单笼统地将商事代理适用民法中的代理制度存在诸多不适,致使在立法上与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使得有必要对商事代理进行界定。将具
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是西方莎学学术领域不断被批评家关注,并不断重新被放置在新的历史语境,激发出新的诠释行为和批评方法。20世纪上半叶《麦克白》的批评研究主要集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法学界的普遍关注。有犯罪就有处置,由于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相比,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因此,两者的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合并CNS损害的SLE18例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通过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IL-4的诱导下体外培养.其中一组加入TNF-α,另一
目的: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往往需要早期诊断脑梗塞以便选择治疗方案.方法:查阅中外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结果:客观评价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影像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早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课业负担情
十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逐步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主持党和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此在
在发育成熟的温带环境中,植食性昆虫群落能迅速适应引入植物并将其作为幼虫的食物和花蜜。我们研究了经过森林砍伐的热带环境中蝴蝶对利用引入植物作为蜜源植物的适应快慢程
面对进口大豆冲击,黑龙江大豆种植业发展既有三大优势,也有五大劣势;既面临三大发展机遇也面临五大挑战。发展黑龙江大豆种植业一要实行非转基因产地保护政策;二要推进大豆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