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草地土壤固碳能力与机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固存能力及其影响机制,深入认知撂荒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生态功能,本研究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五里湾流域撂荒年限为10年(a)、18年(a)、28年(a)和43年(a)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并以坡耕地作为对照,通过物理分组、化学分组和矿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分的数量分布、固存形式和矿化特征,并结合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撂荒草地土壤固碳过程、能力及其关键影响因子。主要结果如下:  (1)撂荒草地土壤有机碳固碳能力  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难降解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有机碳含量均随撂荒年限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且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变化范围为1.36~5.64g·kg-1。0-20cm土层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随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20-40cm土层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随年限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密度与含量的演变特征相近。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范围为5.58~12.93Mg·hm-2,20~40cm土层变化范围为3.52~6.70Mg·hm-2。  (2)撂荒草地土壤固碳过程与形式  总体而言,四种碳组分所占有机碳比例的次序为颗粒态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难降解有机碳<矿物结合有机碳。矿物结合有机碳的比例为62~84%,难降解有机碳的比例为53~70%,因此撂荒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主要碳组分为难降解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有机碳等惰性碳。草地43a的难降解有机碳所占比例较坡耕地得到有效提高,有机碳稳定性显著增强。  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不同恢复时期的增加来源不同,前期(0~10a)为颗粒态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中期(10~18a)为颗粒态有机碳,后期(18~43a)为难降解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有机碳。20~40cm土层有机碳的增加来源为矿物结合有机碳和难降解有机碳等惰性碳。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25℃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率随撂荒年限增加而增加,说明土壤固碳能力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3)土壤环境因子对碳累积的影响机制  随撂荒年限增加,0~1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全磷含量呈显著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量、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和生物量磷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冗余分析显示,轴一解释率为78.16%,说明土壤物理、化学指标及生物学指标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各碳组分含量变异的解释率较高。土壤容重、全磷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各碳组分含量之间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各碳组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恢复过程有助于提高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效应。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撂荒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过程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土壤碳固持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体育游戏综合了体育运动和娱乐游戏,把其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特点,并且还可以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
在高中体育锻炼中,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教师应该建立先进的教育思想,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注重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充分注重以学生为体育课堂的主体
音乐是通过音响结构及其运动节律形成的音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决定了这种艺术形式有很强的抽象性。初中音乐教学中要转变教育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音乐课是他们非常喜欢上的课之一。每次我拿着音乐来到他们班级时,他们最喜欢围着我,一个个唧吚喳喳的间个不停。这也许是和音乐课本身的内容有着的很大的关
期刊
随着新信息化媒体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引进,给美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互动性、趣味性、再现性、直观性等优势,成为传统教学示范的补充。提高小学生对美术进行分析、综合、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
期刊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健康第一”。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普及和渗透,逐渐被人们认可和重视,体育课也被列入了中考的必修课,体育成绩也被
信息技术的浪潮,推动着教育者们在教学方法上不断革新,不断前行。基于对微课与增强现实技术(AR)的创新结合,使得(AR)能够与微课相结合取长补短,使教学情境变得立体、真实,使学生更容易
音乐教育可以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不仅能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而且还能在提高小学生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