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墩式码头在非正常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p110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桩码头凭借其结构简单、施工快速方便、承载力高、地基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在淤泥质海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码头在正常运营期间很有可能会受到船舶非正常撞击这种偶然荷载的作用,国内外曾出现过多起船舶撞击码头的事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虽然这种撞击荷载发上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出现,荷载的量值非常大,因此在结构设计中也需要加以考虑。《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 144-1-2010)只规定了船舶正常靠泊,即在低速、有护舷缓冲的情况下的撞击力计算公式。船舶非正常撞击研究在码头结构领域成果较少。在查阅国内外关于船舶与其他结构撞击的文献成果后发现,桥梁领域中桥墩防撞与高桩码头非正常撞击问题相似,都涉及到结构-桩-土相互作用等关键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被写入了规范,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些规范中大多采用静力等效方法,没有考虑土-结构-船舶撞击过程中的动力响应问题。有限元是解决撞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无论是考虑撞击力的计算,还是桩土相互作用模拟,均可利用该手段。伴随着计算理论的日益成熟,有限元软件已经比较完善,可以精确模拟桩土结构在船舶撞击力下的应力、位移变化过程,可以得到精确的撞击力随时间变化的动力碰撞曲线。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完成了对船舶撞击高桩墩台码头过程的模拟,主要工作如下:(1)查阅文献较为详细的研究了结构-桩-土相互作用以及船舶与结构撞击的研究现状。(2)对接触类撞击仿真模拟过程中常见的理论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系统阻尼、接触的算法和收敛、模型边界类型的选择和设置、合理单元尺寸的选择等。建立了单桩数值检验模型,借鉴同行所作的物理模型试验,反复检验所采用方法和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为后文复杂的高桩墩式码头整体数值模型的建立做好铺垫。(3)建立高桩墩式码头有限元模型,对于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简化,详细考虑包括土体的非线性响应,塑性变形,桩土间脱离、滑移,以及群桩效应等桩土间非线性特性。最终得出墩台撞击点位移以及墩台撞击力时程曲线等结果。(4)分别选取国内和国外的两个结构防撞规范中的方法,计算得到高桩墩式码头的撞击力。发现由于弹性变形系数在缺乏实验数据的情况下,规范推荐取一个定值,导致在计算速度较小的船舶产生的撞击力时与数值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有一定偏差。针对此种情况,采用简化模型进行多工况的撞击试验,得到了弹性变形系数的修正公式,使公式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扩展。
其他文献
针对NIPS法制备PVDF超滤膜存在膜结构难控制,重复性差且膜强度低,而TIPS制备条件对温度要求较高,能耗大,采用单一稀释剂得到的机械性能差、皮层致密、孔径分布宽等缺点,本论文主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发展势头最强、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健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载体,是联系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纽带,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聚集以及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的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社会经济水平的不同,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性明显,同时交通运输布局存在差异,致使各省市的旅游经济和交通运输可能存在不匹配的发展
本文针对杏十区纯油区西部地质及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其区块已达到特高含水阶段,层段间含水差异大、吸水量差异也较大,产油能力下降,故需要对层段细分调整并确定层段合理配注量
下白垩系泉头组是松辽盆地勘探主要目的层之一,泉头组地层主要在松辽盆地东部零星出露,地层一般出露不全且厚度较薄,故有必要对盆地内泉头组野外露头地层展开系统全面的沉积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形变原子核的转动性质一直是核物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重离子加速器的建成以及探测技术的进步,制备原子核的高自旋态成为可能。在原子核的高速
随着勘探技术与油层改造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低渗、特低渗油田储量的开发己成为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潜力,是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古近系达连河组为方正断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本文依据沉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理论综合研究,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录
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是生物界中最大的水解酶家族,包括凝血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它们都含有三个关键氨基酸残基——丝氨酸、组氨酸和天冬
港口岸线作为海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珍稀资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水运工程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性的高投入,导致港口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时至今日,全国范
如何解决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是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一个长期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之解决,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并未有明确、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从国外立法例来看,对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处理,存在兼得模式、补充模式、替代模式和选择模式四种不同观点。司法实务中关于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