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混凝土早龄期湿度收缩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缩与路面板早龄期的变形和应力的发展变化直接相关,对路面早期性能和长期性能均会产生显著影响。为深入揭示路面混凝土早龄期的湿度收缩特性及其本构关系,本文通过室内材料试验,重点对路面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标准收缩试验、路面混凝土早龄期收缩—内湿度一体化测量试验以及早龄期湿度收缩本构模型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和成果如下:首先对3种不同配比的路面混凝土早龄期基本力学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研究显示:路面混凝土早龄期力学强度前7天增长较快而后逐渐趋于平缓;路面混凝土早龄期力学强度与强度增长速率介于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之间,高水灰比组(w/c=0.45)均小于低水灰比组(w/c=0.40);添加减水剂后路面混凝土早龄期强度略有下降。基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开展路面混凝土室内标准湿度收缩试验。试验发现,测得的总收缩(自收缩与干燥收缩的总和)中自收缩占到30%左右。工程应用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CEB模型与B3模型符合较好,王铁梦模型次之,GL2000模型相对较差。基于路面混凝土早龄期的湿度收缩特性,自行设计早龄期收缩—湿度一体化测量试验方法。基于设计的试验方法,模拟福州地区环境,开展了不同配合比的路面混凝土非密封和密封试件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路面混凝土早龄期湿度收缩存在显著特性,其24h龄期内的收缩占整个早龄期阶段(龄期28d内)收缩总量的一半以上。早龄期的自收缩与总收缩均介于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之间,28d龄期时路面混凝土的总收缩比高强混凝土低约25%,比普通混凝土高约15%。为支持考虑湿度收缩影响的路面板早龄期行为理论分析研究,对目前国内外混凝土湿度收缩理论本构模型进行了调研和比较,最终选择可同时考虑饱和与非饱和段的清华大学理论模型。收缩试验监测值与模型计算值对比显示,清华模型在湿度范围60%≤RH≤100%区间内符合较好,模型参数理论敏感性分析表明,弹性模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最终水化度与毛细水饱和度次之,而孔隙影响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小。基于以上本文研究,可为路面混凝土早龄期湿度收缩特性掌握与本构模型选择与标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介绍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分类以及分析了各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简述了现今外对其研究现状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lassification of o
在丙烯腈(AN)与丙烯酸甲酯(MA)的水相沉淀聚合过程中添加5wt%至30wt%的聚乙二醇(PEG),合成含有PEG的丙烯腈基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
<正>泡沫塑料的性能取决于树脂基体的性能和泡孔结构。树脂基体的性能越高,其相应的泡沫塑料性能也越高:泡沫塑料闭孔率越高、泡孔平均尺寸越小、基体树脂在泡壁上的体积分率
会议
研究了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及其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140~160℃热处理,AN/MAA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应力-应变特征由强而韧转变为强而脆;AN/MAA共聚物泡
近些年,我国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的提升。在建筑领域中,为了追求更加舒适和节能的生活,人们对节能型建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才是节能型
<正>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突然产生的面部刺痛,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呈阵发性和周期性,间歇期无症状,常因情绪紧张、营养不足、进食冷热刺激等因素诱发。临床
说明文,在小学阶段也称常识性课文,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就目前说明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少老师对说明文的教学研究不够,思考不够,不能根据说明文的文体
文章简要介绍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几种基本支护类型,对其中两种典型的支护形式做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章给出了有效疏散指挥下教学楼人员紧急疏散数学模型,并与没有指挥的人员疏散模型进行了对比,在有效的指挥下,人员疏散时间明显低于没有指挥的自然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