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表层梯度微结构S38C车轴钢的疲劳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劳断裂问题是承力构件的关键力学问题之一。疲劳损伤往往从材料表面起源,因此通过表面强化来提高材料的整体疲劳性能是常用的方法。主要的表面强化措施包括渗碳、渗氮、喷丸、表面淬火、机械研磨等。经过表面强化的材料,强化层和内部基体之间存在微结构梯度。梯度变化的显微结构会相应地影响材料硬度、强度、塑性等力学参量,并与复杂的应力状态耦合。这使得具有表层梯度微结构材料的疲劳行为在不同梯度层位置各不相同。  本研究以S38C车轴钢为实验材料。该车轴钢目前用于我国CRH2型动车组动车轴和拖车轴中,材料经过表面感应淬火处理,从表面到内部存在显微结构变化的梯度层。进行实验研究的试样保持实际车轴表层具有的原始微结构梯度。针对工程实际需求和科学问题对此种材料进行了疲劳实验,获得了材料的疲劳性能。实验显示经表面感应淬火的S38C车轴钢,存在显微结构的变化,相应的硬度、强度、残余应力等力学参量沿深度的梯度分布。车轴材料表层的显微组织为典型的回火马氏体组织;距表面深度2 mm至6mm为梯度微结构层,该区域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组织与珠光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特征;距表面深度6mm后,逐渐趋于珠光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特征。梯度微结构层内的硬度和最大拉伸强度随着距表面深度的增加都有很大幅度的下降。此外,在表层梯度微结构材料的表层存在较大的残余压应力,随着距表面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后转为较小的残余拉应力。经表面感应淬火处理后的材料疲劳强度明显提升,实验得到了含1.0mm深V型缺口试样,在1×108周次循环加载下的疲劳强度为230MPa。对试样两侧表面的观察发现在230 MPa至260MPa的循环应力幅值范围内,疲劳裂纹萌生后其长度不超过1.3 mm,通过缺口影响的分析解释了这种现象是由缺口疲劳短裂纹引起的。三点弯曲疲劳裂纹扩展实验,观察到疲劳裂纹在距表面深度3 mm内会减速甚至停止扩展的现象,获得了在梯度层内不同深度位置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数据。并采用改进的Paris公式,拟合出梯度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和深度关系的曲面来描述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通过对曲面的分析,发现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幅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分析疲劳裂纹扩展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表明材料表层存在的残余压应力将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幅值提高了一倍,同时使得疲劳裂纹在距表面深度3 mm内的扩展速度明显下降。结合材料自身显微结构和力学属性的分析表明,在梯度微结构层内,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正火态组织相比回火马氏体组织,其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幅值更高,在相同应力强度因子幅值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慢;另一方面循环塑性区尺寸随着距表面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使得疲劳裂纹在梯度层内扩展时的闭合应力越来越大,造成了与外载过载相同的影响。两个因素都使得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逐渐降低,甚至停止扩展。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实验对恒壁温的竖直加热平板自然对流边界层内层的转捩机制和稳定性进行 了研究.在边界层转捩初期,扰动强度在外层增长缓慢,而在内层出现显著增长趋势 .数据分析表明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和容量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短路容量日益增加。短路电流的增大,使电网中原有的设备可能因短路电流产生的巨大的机械应力和热效应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研究新的限流方案或限流设备已成为迫切的课题。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对目前存在的各种故障限流器拓扑结构进行研究,本文对一种单相桥式固态故障限流器的拓扑结构进行改进,给出了新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新的拓扑结构和控
该文主要研究内容:(1)用VXI技术改造高水头试验台综合测试系统,用HP VEE软件调试VXI仪器模块,并对试验台计算机、数据采集转换系统、传感器、计算机软件进行彻底改造;(2)对压
那天,我起了一个大早,骑着自行车沿着林阴道向大学驶去.rn清晨的空气清新湿润,正当我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在对面不远处的地方,雄赳赳气昂昂地跑来两个高大的德国人
模态综合法是计算大型复杂结构动态参数十分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和混合界面模态综合法.为提高模态综合法的综合精度,该文采用"对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主要是临近空间内)高速滑翔飞行的时间较长,整个飞行过程中面临着飞行速度、高度及飞行攻角等参数的大范围变化,容易出现强烈的气动-惯性耦合现象
由于尺寸效应,纳米材料和同成分的块体材料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得纳米材料在在电子、材料、生物医学等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际运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由于纳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控制技术、控制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以矢量控制为代表的一些先进控制技术的发明,使交流调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是以矢量控制理论为依据,Mi
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输电距离远,输送容量大,无论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还是人身财产安全的角度,确保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多雷电国家,雷击一直是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最大隐患之一,雷击跳闸是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最主要原因。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枢纽,一旦遭受雷害事故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停运,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需要制定好防雷措施。多年的运行统计表明,造成变电站雷害事故
该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型研究了几种典型流变器件中电流变液的流动,以及电场对电流变器件力学特性的影响.该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流变液、电流变效应、电流变器件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