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N1新发突变p.G1344E所致晶状体异位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晶状体异位是指由于悬韧带发育不良导致的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FBN1基因编码的原纤维蛋白是微纤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晶状体悬韧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FBN1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微纤维结构异常,并且与广泛的临床表型相关。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鉴定了一个全新的FBN1基因错义突变,它在一个中国家系中导致了迟发性的晶状体异位。研究方法:8名来自中国上海的同一个家族成员被招募,其中包括4名晶状体异位患者。在获取知情同意后收集了该家系中先证者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临床数据及家族病史。对每一位患者和突变携带者都进行了彻底的眼科检查,骨骼系统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被用于检测该家族中潜在的致病突变。研究结果:在FBN1基因第33号外显子上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杂合错义突变c.4031 G>A/p.Gly1344Glu。该家族中所有患病的家庭成员中均检测到了该突变。该突变会导致特定的眼部临床症状(晶状体异位,球型晶状体,继发性青光眼)和轻微的骨骼系统受累(拇外翻)。研究结论:该家系中的FBN1基因杂合错义突变c.4031G>A(p.Gly1344Glu)可能是晶状体异位的致病突变。我们的研究扩大了 FBN1基因突变谱,并且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晶状体异位表型和疾病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本研究报道了一种27g针头内置8-0可吸收缝线引导下的人工晶状体巩膜内固定术,可以帮助缺乏足够囊膜支持的晶状体异位患者或无晶状体眼植入人工晶状体,该项技术的前房操作少并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视觉功能。研究方法:该研究招募了 14例患者共14只眼,接受了 27g针头内置8-0可吸收缝线引导下的人工晶状体巩膜内固定术。该项技术将8-0可吸收缝线插入27g注射针头内,分别于4点和10点巩膜瓣下方穿刺形成巩膜隧道。将缝线从角巩膜缘主切口引出后在人工晶状体袢末端打结固定,并且牵拉引导人工晶状体袢穿出眼外。随后,通过烧灼器在人工晶状体袢末端制作一个大头钉,并将其固定在巩膜瓣下方的巩膜隧道中。通过眼科学检查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中心距离及术后并发症。研究结果:本研究中14例患者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有提高。将最后一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较,BCVA平均变化+26.32个字母(p=0.011)。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术后低眼压和2例暂时性眼压增高。随访期间没有观察到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积血,人工晶状体脱位和眼内炎。结论:27g针头内置8-0可吸收缝线引导下的人工晶状体巩膜内固定术易于手术者实施且没有明显的前房操作步骤,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且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
其他文献
切伦科夫荧光激发的光动力治疗(CLIT)可以克服传统光动力治疗(PDT)中外部光源对组织穿透深度低的问题。但同时其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静脉注射的纳米载体会被肝、脾、骨髓等的网状内皮系统摄取,当核素与光敏剂同时负载到纳米载体上时就会对正常组织与器官造成很大伤害。二是传统的核素标记方法大都使用螯合剂,从而对纳米载体,尤其是超小粒径纳米颗粒的药代动力学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将合成具有高肾脏清除性的超小粒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肾功能与突发性聋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预防及治疗突发性聋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的突发性聋患者共200例作为突发性聋组,以同时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突发性聋组与对照组的肝肾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侧别、有无伴随耳鸣及眩晕、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聋患者
以油醇聚氧乙烯醚(EO=2)为原料,SO3为磺化剂,在膜式磺化器中进行磺化反应,然后用NaOH溶液中和,最后水解制得油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硫酸钠(OE2S-1、OE2S-2、 OE2S-3、OE2S-4)。对系列产物进行测试分析以及性能研究,主要包括:Krafft点、耐盐性能、平衡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接触角、界面张力。数据结果表明,OE2S系列产物均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组成最复杂的OE2S-4
目的:探究人眼和血浆中TGF-βs蛋白与近视眼眼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8名行ICL植入矫正近视的患者房水(59眼)与血浆样本,根据眼轴长度(AL)将人群区分为3组(A组:AL≤26mm;B组:26mm28 mm),经Luminex x MAP技术芯片进行蛋白浓度检测;分析房水与血浆中的TGFβ-1、TGFβ-2、TGFβ-3蛋白的浓度与眼轴的相关性。结果:38名近
目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根据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嗜酸细胞性慢性鼻窦炎或非嗜酸细胞性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中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Th2/Th17细胞因子的水平,讨论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中的免疫学差异。方法:收集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病理切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34例嗜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能够通过病毒和非病毒的递送方式精准治疗新生耳聋小鼠的听力损失。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基因递送系统已被证明是内耳基因替代治疗的有效工具。然而,将AAV介导的CRISPR/Cas9编辑系统应用于成年小鼠内耳治疗尚无报道。我们通过后半规管注射的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血清型AAV在成年小鼠内耳的转染特性,发现AAV8转染内毛细胞(IHC)的效率和特异性最高。然后,我们测试
目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发病相关。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可通过介导胞外Ca2+内流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进程;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其可通过参与氧化还原平衡,调节细胞生理功能;然二者与CRSwNP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将分别探讨TRPC6和TXNIP在CRSwNP中的表达与调控作用。方法:(1)IHC,Wes
目的:应用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功能性磁共振(f MRI)、CT及MRI评价耳蜗神经发育不良(CND)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I)术前耳蜗神经功能、听觉通路和听皮层功能。其次,利用CI豚鼠模型,研究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涂层载药电极对CI术后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第一部分选取6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其中4例CT显示双侧内听道狭窄,1例单侧内听道狭窄,1例内听道无狭窄;3例内听
2020年,房地产政策导向维持稳定,房住不炒基调延续,但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愈加显著,带来了更多的设计亮点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