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神通督法温针灸治疗中风病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gre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从调神通督立法,对比观察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中风病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探究调神通督法温针灸治疗该病的优势所在,希冀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观察的60例中风病失眠病例,均来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本研究将60例中风病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配合内科疾病及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等症候群的基础治疗。试验组予调神通督温针灸,主穴:百会、神庭、水沟、大椎、颈夹脊C3-7、四神聪、神门(双侧)、内关(双侧)、三阴交(双侧)。并依据不寐的相关中医辩证进行针刺配穴。操作方法:上述诸穴均以毫针针刺。百会、大椎进针得气后施以约两分钟左右的捻转补法,然后用悬灸架固定艾条或采用操作者手持固定法。艾条燃烧所产生的艾火须靠近针柄,若腧穴为斜刺或平刺则艾火须正对腧穴。为保证临床疗效,温针灸时以患者自觉有持续的温热感沿针柄传入腧穴深层或激发感传为度。每次施灸半小时,且施灸过程中须注意艾条燃烧时掉落的灰烬,防止烫伤。其余诸穴得气后皆采用平补平泻法。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主穴:照海(双侧)、申脉(双侧)、安眠(双侧)、四神聪、神门(双侧)、三阴交(双侧)。配穴与治疗组相同。操作方法:上述诸穴均以毫针针刺。刺入得气后照海穴行捻转补法,申脉穴行捻转泻法,均行针30秒,其余诸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半小时。两组患者每周治疗6天,周日休息,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MA运动功能评分,并分析治疗后两组FMA运动功能评分与PSQI评分的相关性,最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取双侧;并进行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的PSQI评分、ADL评分及FMA运动功能评分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两组基线资料分布均衡。2.两组的PSQI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PSQI各项积分及总分均下降。两组治疗前后PSQI各项积分及总分的组内比较(P<0.05),表明调神通督法温针灸与单纯针刺疗法均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失眠症状;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PSQI各项积分及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表明在改善中风后失眠方面,调神通督法温针灸优于单纯针刺法。3.两组的ADL总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ADL总分均升高。两组治疗前后ADL总分的组内比较(P<0.001),表明调神通督法温针灸与单纯针刺均可改善中风病失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ADL总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提示调神通督法温针灸在改善中风病失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法。4.两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及与PSQ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1)两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两组治疗前后FMA运动功能评分的组内比较(P<0.001),表明调神通督法温针灸与单纯针刺疗法均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FMA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1),表明在改善中风病失眠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调神通督法温针灸优于单纯针刺法。(2)两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与PSQ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和PSQI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942,P<0.001);对照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和PSQI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971,P<0.001)。提示两组中风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与失眠症状的改善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表明中风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有利于患者失眠症状的好转。5.两组中风病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表明调神通督法温针灸治疗中风病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法。结论:1.调神通督法温针灸及单纯针刺法对于治疗中风病失眠均具有较好疗效,且调神通督法温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2.调神通督法温针灸与单纯针刺均可改善中风病失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且调神通督法温针灸优于单纯针刺法。3.中风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与失眠症状的改善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表明中风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有利于患者失眠症状的好转。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以气血虚型肩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艾灸热敏态足三里对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气血虚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优选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气血虚型肩周炎诊断标准的6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热敏灸选取在肩井穴、阿是穴、膏肓俞三个穴区探查出的热敏态腧穴进行操作,针刺选取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曲池、阳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被列为我国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大力推广的药用植物。由于受病害的危害,其产量和植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煤污病为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栀子叶片及叶梢上会有黑色小霉斑,随着病害的加剧,霉斑将栀子叶片及叶梢全覆盖,煤污病的主要特征就是栀子的叶片或者叶梢上有黑色的煤粉层。正是由于煤污病的这一特征,因此影响了栀子的光合作
目的:本研究先通过临床观察,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风痰瘀阻型BPPV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随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风痰瘀阻型BPPV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的影响,为其有效治疗风痰瘀阻型BPPV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60例患者。将60
目的:观察清血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清血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入组的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外用尿素软膏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清血毒汤内服,对照组给予犀角地黄汤内服,观察周期为4周。按照相应评估标准计算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
第一章基于多模态MRI预测肝癌TAC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目的应用多模态MRI预测分析肝癌(HCC)患者TACE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首次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HCC患者TACE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48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评价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疗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机制进行探索。为治疗喉源性咳嗽提供一种新的中医外治法,并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以便于此项治疗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本实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喉源性咳嗽患者按1:1:1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刀刺营组和针刀结合针刺组,每组各24例。其中针刀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与合谷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从而对本病治疗方法进行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佳的刺法。方法:1.分组:利用SPSS软件将符合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合谷刺法组,每组30例。2.评估:根据Portmann简易评分标准和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进
【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的腧穴压痛及红外温度特征,为颈型颈椎病的腧穴诊断与治疗选穴提供依据。并观察颈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前后腧穴特征的变化,反证颈型颈椎病的腧穴特征。【方法】1.以61例健康人和79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式医用远红外热成像仪与腧穴自动化按诊装置,采集受试者腧穴温度与压痛知觉阈作为观察指标,以明确腧穴病理反应特征(腧穴温度、压痛知觉阈)与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性。2.对愿意参与治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联合鱼腥草超声雾化治疗血虚生风型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估针药并用联合鱼腥草超声雾化治疗血虚生风型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安全性,为眼睑痉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源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血虚生风型眼睑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44眼),治疗组24例(45眼),共48例(89眼),对照组予以当归活血饮加减联合鱼腥草超声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疗效,探讨针刀“调筋解结”法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作用,为临床应用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本试验规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出6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依照其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1周1次,治疗1~2次,对照组针刺治疗,1日1次,治疗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