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视角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转译研究 ——以四个当代作品为例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影响,建筑的地域特性正在逐渐减弱。这时对于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地域特性的传承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特征而独树一帜,是区别于外国建筑最为直接的表现,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也常借鉴传统建筑形式来传达建筑的地域特色。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精巧、考究,其外部的呈现反映了内部的建造,呈现与建造互为表里,并且很大程度上外部的呈现由内部的建造所决定。虽然传统形式的现代表达已历经多年,但在表达方式上只注重形式外部的再现和传承,忽视了形式外部与内部的并置关系。“建构”被称为“诗意地建造”,以建造作为基础,强调通过建造来实现特定的形式,相较普通建造更加关注文化、艺术以及人的情感,其理论原型和学科基础与传统建筑相契合。本文选择建构视角切入可视为一次对传统建筑本质的回归,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现代表现的一种补充。通过建构尝试在传统形式的现代表达中将外部呈现与内部建造联系起来,并以此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由表及里、内外兼顾的传统形式传承提供一些参考。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框架进行阐述。第二章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现代表达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及实践历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就传统建筑形式的转译和建构进行研究,将建构与转译进行联结。第四和第五章为核心章节,挑选了四个典型案例,详细分析其如何通过建造实现传统形式的现代表达。通过对前文历程的梳理和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出建构视角下的转译策略。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归纳了传统建筑形式现代表达中主要存在的两个主要思路:“传统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本土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现代后的中国建筑”和“中国的后现代建筑”两种设计倾向,在创作时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展开创作。并且倡导在建筑创作中通过建造来实现传统形式的传承和表达,将传统建筑的形式转译与建构相结合,以一种回归的立场来介入建筑创作,或以传统为基础用相适的现代技术和方法进行改良和发展,或以现代为基础融合传统建造智慧,以此为基础树立当代的形式转译观念。最后针对中国当代的建筑实践,提出应该理智审视“建构”中存在的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并且应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以适应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现实,发展属于中国本土的“建构”文化。
其他文献
森林碳汇作为中国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要策略,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云南省作为四大重点林区省份之一,地理与气候条件优越,通过评价云南省现有森林碳汇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云南省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云南省森林碳汇量,采用市场价值法评估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结果表明:自1997年起,云南省森林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经济价值也随之不断增长,具有发展森林碳汇的巨大潜力。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农发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农发行高质量履职发展、全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期刊
以学科本体、社会生活及科学探究三个视角为框架,对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涉及的全部微项目进行分析,发现项目视角比较全面,均衡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化学史资源较为丰富,但还可以进一步补充拓展;项目设计意图良好,操作性则需继续提升。在微项目实施中,要以跨学科视野整合相关主题,促进学生大观念的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引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我国城市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受到流入地户籍制度和高入学成本等限制,许多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接受教育,在身心健康和教育表现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相对稀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尤甚,农民工子女的留守经历可能影响其高等教育的获得,这就意味着农村父母外出务工无形中导致其后代错失了享受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以至于低水平的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寒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油田必然会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各种开发矛盾逐渐凸显,常规注采调整很难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与矿场试验结果证明,间歇注水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经济有效方式,是油藏中高含水开发阶段的有效提高采收率方法,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易操作等优点。间歇注水就是利用现有注水设备周期性的改变注入量,调整地层压力场分布情况,使地层中的油水不断重新分布和层间交换,提高注入水的
本文就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从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角度,围绕政策、载体、服务、人才、环境等多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构建完善的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