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及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多轴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04次 | 上传用户:Test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融循环及高温等恶劣环境因素,将损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试验及理论研究,都是针对混凝土单轴应力状态而展开的,并且资料甚少。而大多数混凝土结构都是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如常见的剪力墙结构,水坝、桥梁、核反应堆安全壳、采油平台等。针对这些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混凝土结构物在遭受高温或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结合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项目《恶劣环境因素下混凝土破坏准则和耐久性研究》(2023901023),分别对处于单轴应力状态和多轴应力状态的普通混凝土,在高温后及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具体工作如下: (1)对处于单轴压、单轴拉状态的混凝土在高温后的强度和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回归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应变、弹性模量与温度的关系式。 (2)对处于单轴压、单轴拉状态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强度和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回归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应变、弹性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式。 (3)分别对冻融循环及高温后,处于比例加载的双轴压压状态的混凝土进行了强度和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绘出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在双轴压压状态的强度包络线。分析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与温度、冻融循环次数、以及与应力比的关系,在主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建立了高温后及冻融循环后双轴压压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4)分别对冻融循环及高温后,处于非比例加载的双轴压压状态的混凝土进行了强度和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与温度、冻融循环次数、以及与定侧压值的关系,在主应力空间建立了高温后及冻融循环后处于一向定侧压的双轴压压状态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5)分别对冻融循环及高温后,处于双轴拉压状态的混凝土进行了强度和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冻融循环次数、拉压比对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影响,在主应力空间、应变空间和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了冻融循环及高温后双轴拉压状态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6)对处于常规三轴和真三轴压压压状态的混凝土进行了在冻融循环后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总结了应力比、冻融循环次数对三轴压压压状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了适合于单轴压、双轴压压及三轴压压压状态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统一破坏准则。 第(4)、(5)、(6)项工作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填补了处于比例加载的双轴压压、双轴拉压、三轴压压压状态的普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强度及变形性能试验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填补了处于非比例加载的双轴压压、双轴拉压、三轴压压压状态的混凝土在高温后强度及变形性能试验研究的空白。
其他文献
针对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谈了几点看法。最后强调,要想保证混凝土质量,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
《新京报》7月22日刊登蔡斐的文章说,近日,陕西安康女子'发帖举报28次'涉恶势力犯罪案有了进展。陕西省石泉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李思侠因寻衅滋事罪获刑二年六个
国际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堂先生,于2013年10月20日17时30分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89岁。张文堂先生1925年1月10日生于河南省延津县
物联网已成产业升级的引擎,拥有足够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是企业实现升级转型,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联
普通配筋钢筋混凝土(RC)连梁和钢连梁的复杂受力特性与数值计算模型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及其高效精细模拟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针对这两种连梁开展研究,重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材料力学是一门承首启后的技术基础课程。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好基本结构。抓住相应的研究方法和解题思路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快速抓住学生注意,让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土木工程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一直被人们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但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结构总有失效的可能性,绝对安全的结构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