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中的“科学”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ttlewolfwolf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的是《新青年》中科学与文学革命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作为最明显的异质元素进入中国,在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的同时,不光自身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催生并影响了文学革命,其后果一直延续至今。导言部分梳理了《新青年》的研究状况,认为研究者倾向于将科学和文学革命分别放入思想史和文学史来考察,从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一章探讨《新青年》在“科学”权威化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其之前,用来翻译science的词语由“格致”变为“科学”,显示出知识体系的中立性。而在《新青年》中,“科学”上升到“赛先生”的地位,重新被赋予价值,此后更是占据思想界“无上尊严的地位”。这个转变来自于《新青年》同人的“唯科学主义运动”。这个运动是由以《新青年》为中心的文人团体和以《科学》为中心的科学家团体联合形成的“科学话语共同体”一起发动的。第二章探讨《新青年》同人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意识。成长于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新青年》同人当中,并不乏有相当科学学养的人,有的甚至毫不逊色于专业的科学家。他们大多拥有独特的新旧交替的知识结构,往往接受传统经学的启蒙教育,然后受到西方科学知识的熏陶,于是欣然接纳后者,形成新的世界观,并对前者加以批判。这使他们在面对同样新旧交替的社会时表现出同样的态度,面对旧文学也不例外。第三章探讨文学革命中的“科学”因素。文学革命中难免“科学”的痕迹;胡适提倡的白话在一定意义上是“经过科学洗礼的白话”,他在整个文学革命历程中以科学家身份自居;在“人”的文学上,周作人认为科学知识不仅对于“人”的生活是必要的,而且是富含趣味的,科学有助于培养完美的“人”;鲁迅将科学和文学同样视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刃。结语部分回顾了文学革命期间由于科学的独特内涵而造成的科学与文学的相伴而行,但同时也注意到两者之间一些不和谐音符的萌芽,这一点对处于现代科学概念中的现代人来说颇具意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国描写世俗生活的小说,在30-40年代和80中叶以来有过两次凸现,张爱玲和池莉作为两个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分别在文学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姿态。作为两个不同时代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借鉴澳大利亚法院调解制度的目的。我国目前法院调解工作面临着几大问题:1、我国法院调解的主体过分单一,这是法院调解制度受到诸多诟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治理现代化总目标的提出以及“增长衰退”型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迫切需要能够承担起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履行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学习的意识,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
课外读物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渠道,与视频、图片资料相比,它具有自身的特点。若加以充分利用,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从文本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
导数作为选修课进入新课程,为高中阶段研究函数的相关性质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试图以导数在函数、不等式以及切线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导数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
革命历史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伴随着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发生发展的文学样式,在20世纪中叶,革命历史小说(以“红色经典”为主要代表)曾经鼎盛一时。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和时代
佛教诗歌的发展,其诗歌体式与精神灵魂随社会历史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其独具特色的形式上,承载着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精髓与人文内涵。偈颂禅诗作为佛教经典中的文体形式,其诗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更加注重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逐渐得到了普及。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传统的
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到新时期,实现了自身文体的独立。从新时期开始的整个八十年代,是报告文学发展的繁盛时期。在整个社会文化思潮的推动下,八十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的报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