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省市区为研究单元,以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规律性趋势、动因、速度、方向、能力、水平、类型、产业结构转换与产业结构效益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并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对策。 1、以三次产业结构规律性趋势为理论依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转换趋势。2000年与1978年相比,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分额,31个省市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都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都较快地上升,而第二产业比重只有9个省市区的比重略有上升,其余22个省市区呈下降趋势。这种规律性趋势体现了中国各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越来越多地来自第三产业。又根据三次产业产值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3种模式(倒三角形、鼓形、“工”形)。 以主导产业转换的规律性趋势为理论依据,以重庆为例,分析中国地区主导产业转换的特点。主导产业正在由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占优势的方向演进,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愈益突出。 2、以产业结构生命周期为基础,指出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动因是供给、需求和市场机制,创新是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动因。 3、采用对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分析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呈东、中、西减弱之势。 4、采用对产业转换变动系数研究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其结论是:我国大多数省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转化。 5、对供给推动力因素和需求压力因素建立的指标体系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得出:我国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呈东、中、西梯度减弱之势。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的省市区是目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并向现代化转换的省市区。根据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指数将全国划分为5种类型。 6、通过建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数据模型、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全距系数,来分析产业结构转换水平,得出我国各省市区的产业结构转换水平在改革开放22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换水平的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 7、用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方向、能力和水平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全国划分为7种类型(转换程度最优、优、良、中等较差、差、最差)。 8、运用“比较生产率综合指数”来分析产业结构效益,中国各省市区的产业结构总体效益严格遵循由东向西下降的排列。调用spss软件包对其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作相关分析,得出产业结构效益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呈正相关,而且将全国划分为4种类型。 9、产业结构转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0、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对策:要加速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就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优先发展信息技术,推动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2007年6月1日,由于欧盟开始实施REACH法规,采取“无数据无市场,不注册不能销售”的原则,中国石油以及下游用户的涉欧贸易均受到限制。其中,涉及中国石油炼化与销售企业30多家
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导致城市防洪排涝等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受到各级政府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该文以SWMM模型为基础,结合罗湖小区实际资料,率定各有关参数,试图建立起适合中
当今世界面临的几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等,无一不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关.土地利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然而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研究却存在不足
该文以北京城市边缘区为例,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形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变
在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的了解远远大于品牌商和卖场对于消费者的了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经营理念要发生一些改变,才能迎合消费者的变化。我们不单单要关注商
作为亚洲国家重要的经济、军事命脉航线必经之地,南海一直以来都是地缘政治的热点地区。随着以争夺南海油气资源为核心的南海争端日益激化,南海海域的主权归属问题成为各界专家
该文对万维网地理信息存在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结合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对存在于万维网上的各种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发现和集成是可行的.针对万维网上存在的两种主要类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笔者所在的农业银行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云平台技术,探索构建起一个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融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的新型服务体系,并将其
该文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探讨了遥感先验知识数据的复杂性,从知识利用和数据管理的角度对遥感先验知识进行了分类.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空间数据(矢量数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