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L.)Olsson)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外植体苗龄、切段来源、接种方式以及品种等因素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高效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大白菜品种‘贵龙5号’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接种方式的下胚轴在相同培养基上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研究了正插(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的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及平衡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6-BA相比,TDZ对诱导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再生更有效,在MS+TDZ 0.3mg·L-1+NAA 0.5 mg·L-1+AgNO3 5 mg·L-1的培养基上,下胚轴不定芽再生频率高达87.8%,平均每下胚轴再生不定芽数也达到15.1个;3-5d苗龄之间的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能力无显著差异,再生频率均达到80%以上,此后随着苗龄的增加,不定芽分化频率快速下降;下胚轴不同切段不定芽再生能力由强到弱表现为:上部切段>中部切段>下部切段;以正插(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方式接种的外植体在接种8-10d时就有不定芽开始产生,分化频率高,分化的芽数多,其不定芽再生能力显著大于反插(形态学上端插入培养基)和平放的;不同品种大白菜下胚轴的不定芽再生能力有一定差异。 大白菜下胚轴在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外植体可溶性蛋白质和POD、SOD、CAT几种抗氧化酶活性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活性在芽原基形成以前表现出上升趋势而CAT活性下降,不定芽分化后呈相反变化趋势;不同接种方式的下胚轴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有一定差异。表明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发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和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 大白菜下胚轴在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外植体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芽原基出现以前(接种后0-8d)外植体内源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上升而吲哚乙酸(IAA)含量下降,不定芽出现(接种后8d)后变化趋势相反;ABA/IAA值和ZRs/IAA值在培养初期(接种0-8d)增大,不定芽出现以后逐渐减小。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外植体内源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都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均在培养第8d时达到峰值;Spm/Put值和Spd/Put值的变化趋势也与此相似。表明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的再生与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及平衡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