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磁螺菌MSR-1磁小体合成密切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的定位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 MSR-1为趋磁螺菌属(Magnetospirillum)的模式菌株,能够合成链状排列、具有外膜包被的Fe3O4磁性颗粒—磁小体。李峰利用mini-Tn5 lacZ2对磁螺菌MSR-1进行转座插入突变,获得磁小体缺失突变株NM21,并通过锚定PCR从NM21中克隆出Tn5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获得长3073 bp的DNA片段,此片段由3个ORF组成,对其中的ORF1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推测它可能位于磁小体膜上,且具有转运Fe2+的功能,在去除Fe2+对细胞毒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证实这一推论,本文研究了磁螺菌MSR-1中ORF1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利用一些生物学软件,分析发现ORF1读码框编码320个氨基酸,含有5个疏水区、4个跨膜结构、18个蛋白磷酸化位点、8个α螺旋、3个β折叠、可能位于质膜上,这些信息有助于对ORF1编码蛋白的研究。  以MSR-1野生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克隆ORF1,以pEGFP-N1载体为模板,克隆EGFP;以MSR-1野生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克隆ORF1‘,以pEGFP-N1载体为模板,克隆EGFP‘,分别插入广宿主表达载体pBBR1MCS-2,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pBBRMS-ORF1-EGFP和pBBRMS-EGFP‘-ORF1‘,酶切并测序鉴定后分别转入Escherichia coli S17-1,将成功转入重组质粒的E. coli S17-1与MSR-1接合,筛选接合子并诱导表达,荧光显微镜分析发现重组蛋白在磁螺菌MSR-1中定位于磁小体膜上。  同时以MSR-1野生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克隆ORF1‘,将其与载体pET-29a连接,构建成原核表达载体pET-29a-ORF1‘,酶切并测序鉴定后在E. coli BL21中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未发现明显的增强表达条带。  本研究初步证实ORF1编码蛋白确实位于磁小体膜上,为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3073 bp DNA片段及其侧翼序列在磁螺菌MSR-1磁小体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生物质颗粒与粉煤混合输送进料是两者气流床干法共气化的关键技术,研究生物质颗粒与粉煤混合流动特性能为整个气化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首先从生物质颗粒物性出发
一款儿童产品,有形象的比没形象的好卖,印有卡通形象的比印有其他形象的好卖。动漫品牌授权随着中国原创动漫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其蕴藏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效益潜力而广受
天然气和炼厂气中往往含有CO2、H2S等酸性组分,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醇胺法进行脱酸处理,但是存在发泡、变质、腐蚀等难以解决的问题。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可以调节,有望开
本论文主要研究不同供电基团对染料光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基于咔唑基团氮原子上引入不同正丁基、正己基和正癸基的CZ系列染料和基于不同刚性二芳胺基团的卟啉染料,并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测试其光伏性能。以咔唑为原料,将咔唑氮原子分别连结不同正构烷烃,再通过Vilsmeier试剂将咔唑的一个苯环对位进行甲酰化得到9H-咔唑-3-甲醛。通过MacDonald [2+2]法合成卟啉自由碱、再经灌金属反应、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因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关切,在各种应对策略中,采用生物质资源(如藻类)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是一种有前途的能源生产方式。然而,部分原料成分在上述过程中转化为吡咯、喹啉、吲哚和胺类等含氮物质,直接用于能量供给会引发NO_X排放风险,因此含氮物质的脱除是其作为替代能源或化学品原料前的必经过程。目前脱氮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中的非加氢裂解反应过程较为简单
学位
本研究采用低温熔融工艺制备聚合硫磺(IS),探讨了聚合温度、淬冷液温度、淬冷液稳定剂、引发剂、固化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硫磺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聚合温度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