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化物复合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的枯竭导致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对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在各种能源中,氢气因其能量密度高和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传统化石燃料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之一。电催化析氢反应(HER)与间歇性能源具有相容性,在生产可再生氢气领域获得了稳固的地位。然而这项能源生产技术需要在效率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的催化剂的帮助下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过渡金属硼化物(TMBs)由于物种丰富、结构独特、良好的导电性和优异的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设计制备出具有确定组成和晶相、高HER活性的TMBs材料还是有一定挑战的,特别是具有高本征活性、丰富催化活性位点的纳米级催化剂的制备。本论文围绕过渡金属硼化物的精准合成及其性能调控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形貌调控、成分优化、构建异质结、过渡金属单原子掺杂等方法,成功制备出了高性能的纳米级过渡金属硼化物催化剂。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我们首先利用碳负载Ru(Ru@C)作前驱体,选用熔盐辅助法制备出锚定在碳层上的Ru B1.1(Ru B1.1@C)纳米粒子,可用于全p H值下高效的HER电催化剂。应用Na Cl模板法制备的Ru@C具有均匀尺寸的纳米粒子形貌,将有助于在后续步骤中实现限域硼化。熔盐辅助法可以适当降低合成硼化物的反应温度,从而有效避免纳米颗粒发生团聚。同时引入碳层,不仅为复合催化剂提供了高导电介质,还可以更好地稳定、分散超细的纳米粒子。Ru B1.1@C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HER活性:1 M KOH溶液和0.5 M H2SO4溶液中η10分别为3.5 m V和22.7 m V,Tafel斜率分别为17.6 m V dec-1和23.5 m V dec-1,性能显著优于Ru@C和20 wt%Pt/C。2、多金属氧酸盐(多酸)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均一的纳米尺寸和丰富的组成,是一类理想的分子预组装前体。可通过化学方法将电活性元素引入多酸体系中,进行催化剂的精准设计与可控合成。因此我们选用具有合适分子结构和TM/Mo(TM=Ni、Co、Fe)比的Anderson型多酸为前驱体,在熔盐辅助下,与硼粉进行简单的一步热解反应。在实现限域硼化的同时,将Ni、Co或Fe以单原子的形式掺杂在Mo Bx基体中。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超高的单原子掺杂量并呈现出纳米棒状结构,有利于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实验表明与未掺杂TM单原子的硼化钼(Mo Bx)相比,TM-Mo Bx催化剂在1 M KOH和0.5 M H2SO4溶液中都显示出优化的HER活性。其中Ni-Mo Bx呈现出最低的η10(65.4 m V和136.7 m V)以及Tafel斜率(65.0和71.2 m V dec-1)。此外,在大电流密度下,TM-Mo Bx的活性要优于20 wt%Pt/C。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i单原子的掺杂,有利于Ni-Mo Bx表面捕获H2O和形成吸附态氢(H*),其ΔGH*值仅为0.07 e V,有利于HER动力学过程。
其他文献
学位
插层复合材料兼具两种或多种复合性能,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开发新型插层复合材料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的三氧化钼(MoO3)作为插层主体材料,Keggin型多酸作为插层客体,设计合成两类多酸基MoO3插层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和在深度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制备了担载Keggin型AlO4Al12(OH)24(H2O
学位
根据在线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混合模式、实训升级改造、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在线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课堂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在实践和应用过程中训练核心技能,培养学生的机电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这种无节制的消耗也带来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不可逆的环境问题。为促进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人类逐步探索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多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中,太阳能是一种能量高且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而氢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可再生、燃烧产物无污染的优点,被认为是化石能源的优良替代品。在这种趋势下,光催化制氢
学位
金属有机骨架(MOFs)因其具有高的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可设计的框架结构等优点,而在质子传导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利用MOFs的孔隙特点,可在其孔中引入不同种类的功能位点或客体分子作为质子载体,从而构筑理想的氢键网络以实现MOFs材料的高质子传导性能。目前,MOFs中客体的封装大多采用的是溶液或气相浸渍法,将客体分子引入到预先合成的主体框架中。尽管通过这些方法已经制备出了许多担载客体分子的MOFs
学位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被广泛用于发光、催化、传感和药物传输等众多研究领域。在配位聚合物的组装过程中,可根据其结构或功能选择合适的中心金属离子及有机配体。环三藜芦烃具有碗状空腔结构和易于修饰的上沿,通过将羧酸基团引入到环三藜芦烃中,可以得到含有丰富羧酸的环三藜芦烃配体,从而实现构筑具有新颖结构和多样功能的配位聚合物。本文成功合成了一种环三藜芦烃六元羧酸衍生物配体(H6L),在溶剂热条件下,将配体H6L与
学位
以NENU-n为代号的多酸基MOFs(POM@MOFs)是将具有催化活性的Keggin型多酸担载到Cu3(BTC)2主体框架中形成的系列杂化材料。由于其兼具多孔性、两亲性及双酸活性位点,在酯化、酯水解、芥子气氧化脱毒、燃料油氧化脱硫等有机反应中呈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为进一步提高NENU-n系列杂化材料的催化活性,我们课题组对其进行了纳米化、形貌调控及多级结构构筑,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
学位
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以替代化石燃料已经迫在眉睫。由于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固有间歇性的特点,因此开发与之匹配的电化学储能设备保证其稳定的大规模存储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备受关注,但传统的碳基材料由于表面储能机理的限制,理论比容量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对电池不断提高的要求。由于电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服役性能具
学位
近年来,配位化合物由于其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功能而备受关注,并被广泛用于分子识别、催化、离子交换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尤其在合成目标配合物时,可通过配体的设计和金属离子的选择来对其进行调控。间苯二酚杯[4]芳烃因其碗状结构和易于修饰的特点,多被用来组装具有空腔、球形或胶囊等特殊结构的功能化配合物。2,2′:6′,2′′-三联吡啶(TPY)是一种螯合的三齿配体,可与金属离子形成较强的配位作用。通过将TPY
学位
配位聚合物(CP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构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态材料,也被称为金属-有机骨架(MOFs)。配位聚合物通常具有高结晶度,可调节的网络拓扑结构,大的表面积以及孔隙率,这些性质赋予了配位聚合物具有特定的功能。合理选用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可以设计合成出结构多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配位聚合物。配位聚合物在不同研究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气体储存、分离、化学/生物传感器、催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