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催化活性纳米二氧化钛负载玻璃纤维的制备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污染物的治理研究。纳米TiO2作为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在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及光解制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广泛研究的悬浮体系TiO2存在着催化剂易凝聚、易失活、难回收及光能利用率低等弊端,从而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近年来,为此国内外学者对TiO2负载技术及TiO2掺杂改性进行了许多探讨,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本实验将TiO2掺杂改性和TiO2负载技术结合研究,探讨适宜的掺杂元素、比例及制备工艺。1、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以玻璃纤维( glass fiber- G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负载玻璃纤维光催化剂(TiO2/GF),通过XRD、TG-DSC、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50℃,TiO2在热处理温度低于550℃时结晶不完善,当热处理温度达650℃时,样品中有明显的金红石相生成,且晶粒有明显长大的趋势,且在热处理过程中,因热应力及有机物的挥发导致膜状TiO2存在一定的脱落情况,当热处理为550℃时, TiO2于GF表面呈片状分布,负载稳定。2、以正硅酸乙酯为Si源,制备了Si掺杂纳米TiO2负载玻璃纤维光催化剂(Si-TiO2/GF),研究了Si掺杂及掺杂比例对TiO2晶粒粒径及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掺杂的作用有:抑制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阻止TiO2的晶粒生长和颗粒团聚,与未掺杂样品相比,Si掺杂样品的粒径由13.8nm减少至10.3nm;同时Si掺杂能有效扩展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3、采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了Ag掺杂TiO2负载玻璃纤维光催化剂(Ag-TiO2/GF)。研究了AgNO3溶液浓度对Ag沉积量的变化及Ag掺杂对TiO2的晶型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掺杂比例条件下(≤0.1mol/L),随着AgNO3浓度的升高,Ag的沉积量呈上升趋势;当AgNO3的浓度大于0.1mol/L时,Ag的沉积量保持在2%左右(Ag/Ti摩尔比)。XRD及XPS结果表明, Ag以单质形态存在,单质Ag的存在使TiO2晶粒的平均尺寸由40nm减少至31nm,同时Ag掺杂也能改变TiO2的能带结构,使样品发生明显的红移,从而有效提高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TEQC能对GNSS数据进行质量检核,编辑并改善GNSS数据质量,但不具备可视性,实际操作不便;此外,TEQC无法直接对数据质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必须借助第三方软件方能实现,极大地增加
目的:分析外伤性膈肌破裂的影像表现,为临床手术提供有效影像诊断依据。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3年1月两年中经手术救治的15例膈肌破裂的影像表现。结果:15例患者胸腹的平片
首先对5种常用的尺度和旋转不变特征算子DOG、MSER、Harlap、Heslap、SFOP进行介绍,然后给出无人机自动空三结果评价的6个定量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两组无人机影像数据进行
将基于单相三电平Boost整流器的控制策略拓展到三相三开关三电平Boost整流器的控制中。通过3个模拟芯片分别控制每一相,不用DSP,不用繁杂的分立元件模拟电路系统,使其控制简
一、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地理课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空间性。学习了解世界各地或某一局部地区,首先要确定方位,明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才能进一步分析其它地理要素。在教学过程
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需要给光伏逆变器提供高效稳定的辅助电源。设计一种基于UC3842为核心的反激变换器,采用隔离开关电源实现多边输出,通过光电耦合器进行反馈调节,对实验
湘西蜡染艺术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浓烈的地域民族特色,它不单单以一种技艺形式更以一种充满民族韵味的风格特征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将蜡染用于包装设计,设计出有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阻燃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阻燃剂的无卤化,环境友好化需求日趋上升。膨胀型阻燃体系以氮磷等有机物为主要阻燃组分,集酸源、炭源和气源于
基于响应面法设计方法,进行Nd:YAG激光-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 gas welding,MAG)复合焊高氮钢的平板堆焊试验,获得焊缝熔深、熔宽、余高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
盐膏岩地层中的岩石具有典型的流变特性,围岩塑性变形导致井筒外部载荷变化,威胁套管的强度安全。因此,开展盐膏岩地层中套管载荷及强度安全性分析,为套管程序设计及后续施工参数控制提供依据,具有实际意义。考虑岩石流变特性引起的地应力变化,在传统西原体模型的基础上串联阻尼器对岩石流变特征进行描述,构建出能够反映岩石流变特性的新模型,创新建立了盐膏岩地层中岩石流变本构方程,使用数学极限方法进行方程的准确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