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切牙纤维桩全瓷冠修复体冠向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制咀嚼模拟疲劳力学测试机,为天然牙和口腔材料的疲劳测试提供比较可靠的实验条件;对纤维桩e.max全瓷冠修复的不同缺损量离体上颌中切牙行咀嚼模拟,测量其冠向微渗漏差异,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桩核材料修复缺损上颌中切牙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近3个月内拔除的完整上颌中切牙32颗,按根长大小进行编号分层随机抽样分入四个实验组,分别为A组(无缺损)、B组(缺损至龈上4mm)、C组(缺损至龈上2mm)及D组(齐龈),进行相应的牙体预备后,测量牙体外形数据,用多组均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无统计学差异。完善根管治疗并行纤维桩修复后,用平行研磨仪预备轴面,行标准化全冠牙体预备。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超硬人造石灌注工作代型。按e.max press操作手册完成全瓷冠的制作,用Variolink Ⅱ双固化树脂粘结。自凝塑料包埋实验牙并用聚醚印模材模拟牙周膜。研制咀嚼模拟疲劳力学测试机并对其参数进行标定,显示运行稳定,加载质N(5.10±0.10kg)稳定,加载频率(2.00±0.01Hz)恒定。用本测试机对上述各组修复体进行循环加载50万次,加载时试件浸泡在测试机的水箱内,水箱中加入0.5%的品红溶液,用切割机于冠边缘唇腭面中点进行切龈向切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经纤维桩e.max全瓷冠修复的不同牙体缺损量的上颌中切牙冠向微渗漏差异。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非参数秩和检验对各组标本微渗漏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定为双侧0.05。 结果: 1.开发了咀嚼模拟疲劳力学测试机并对其参数进行标定,显示运行稳定,加载质量及加载频率恒定。 2.四组样本经Kruskal-Wallis Test,显示微渗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两两比较,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其余各组差异两两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A、B两组微渗漏程度小于C、D两组。 3.唇腭侧微渗漏程度经Mann—Whitney U统计,显示A、B、C、D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 4.全瓷冠一粘结剂、牙体-粘结剂界面微渗漏程度经Mann—Whitney U统计,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瓷冠一粘结剂界面微渗漏程度小于牙体一粘结剂界面。 结论: 1.本实验研制的咀嚼模拟疲劳力学测试机运行稳定,为天然牙和口腔材料的疲劳测试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实验条件。 2.纤维桩修复上颌中切牙时最好有2mm以上的牙本质肩领。 3.缺损上颌中切牙纤维桩修复后全瓷冠发生的边缘微渗漏在粘结剂一牙本质界面高于粘结剂一全瓷冠界面。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电信号存在于包括肌肉、神经和骨中的所有功能活动当中。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骨组织和骨膜中存在着生理电位,并且当骨组织受损时,缺损处的生理电位会随之下降;当骨愈合
目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危害人类口腔健康。引起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原因很多,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因素,当病变发展到牙髓、根尖时,
学位
目的模拟“M”型无下颌升支高度下降SFMC临床特点,构建羊的SFMC模型,以明确脱位型髁突游离端复位内固定对TMJ形态、功能及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构建右侧髁突SFMC动
目的:本课题结合CBCT、三维光学扫描、图像处理、三维重建技术和逆向工程技术,进行颌骨三维重建与种植体术前设计以及扫描种植术后修复完成的佩戴塑料模拟直角基台的石膏模型,重
目的: 建立人类下颌第二前磨牙桩冠及下颌第二前磨牙不同程度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冠修复的牙体、修复体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的牙本质及牙周膜应
目的:调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颌面部创伤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内蒙古地区颌面部创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全身伴发伤等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方
目的:通过建立雄性新西兰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动物模型,了解OSAHS对生殖系统的影响;采用下颌前移矫治器(
怎样才能成为一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笔者认为,要自觉解决好动力、智力、能力、体力、“心力”和学力等六个问题。如果缺乏动力,就不愿干。如果缺乏智力、能力、体力、“心力”和学力,就不会干或干不好。    一、要找到动力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系统告诉我们:人的需要,首先是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接下来才是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需要在人们的实际工作中起着一种动力作用。一个教师,要懂得去寻找两种动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对教育问题进行了精辟论述。江泽民关于教育的论述,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江泽民在2000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讲话《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结束篇),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青少年教育问题。虽时过七载,结合当前的教育工作,重新学习这篇讲话,
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关乎党和国家的生命,是党和国家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维护中央的权威,关乎党的领导的实现,是发挥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