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刚边壮族为研究对象,探讨贵州刚边壮族的族群认同问题。通过田野调查、理论分析等手段,以“中心-边缘理论”的视角对贵州刚边壮族的族群认同进行研究,探讨贵州刚边壮族族群认同形成的基础、表达的途径以及形成过程中体现的“差序格局”。贵州刚边壮族族群认同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形成的情感基础,是维系族群成员的情感性纽带,族群记忆成为凝聚族群内部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强化了族群认同与族群边界;共同的生计类型带来了稳定的关系和归属感,在共同的生计类型基础上,刚边壮族形成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地缘性群体,并催生了族群认同的产生和发展;共同的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场域,使刚边壮族的族群认同得以传承、强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时空条件加以调适。以上三方面共同推动贵州刚边壮族族群的形成和发展,并表现为一系列民俗文化的传承、坚持和发扬。同时,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刚边壮族的“边界意识”和“族群认同”。笔者认为,贵州刚边壮族的族群认同体现出多层次的“中心-边缘”关系。族群认同在边缘中不断适应,表现为对族群周围文化环境的接纳,对自身族群文化的调整。此外,族群认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建立中心,表现为族群分子向外辐射过程中的互助关系,以及向内回归族群的回报行为。刚边壮族在多层次的“中心-边缘”关系中,不断适应“边缘”的角色,在文化、生活习惯上妥协和包容,同时,也努力建构“中心”地位,发挥族群文化中重视房族,注重“凝聚力”这一优势。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在“中心-边缘”关系中构建了贵州壮族“族群认同”的中心,成为了整个族群的“地缘核心凝聚力”。刚边壮族族群认同的建立过程具有从个体到群体的“差序格局”的特点,表现为从族群核心的“小团体”向族群外部的“大环境”的族群认同扩散。差序格局通过在异质性上突出族群内部的同质性,从而加强族群的认同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