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也称支气管残端瘘,是指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肺泡或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交通而形成的瘘道。BPF是肺切除术后致死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BPF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而国内外文献尚无对全肺切除术后BPF模型建立的报道。我们通过手术行兔全肺切除术后预置造瘘导管法建立一种稳定的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动物模型。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探索BPF的发生机制、预防全肺切除术后BPF的发生、提高支气管残端瘘治愈率、探索各种BPF的治疗方法中瘘口愈合机制以及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材料和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0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A组(左全肺切除残端缝合并造瘘管置入组)15只、B组(左全肺切除残端结扎电凝并造瘘管置入组)15只和C组(假手术组)10只。通过记录术前及术后各周动脉血气分析变化,通过胸部MSCT及支气管造影证实支气管残端瘘存在并测量瘘口数据。6周后处死实验动物行大体标本检查和胸膜及支气管残端检查。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ANOVA。组内术前与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果1.兔左全肺切除术技术成功率为96.7%(29/30)。术后以解剖发现BPF存在为准,试验兔BPF模型成功率为100%(29/29)。肺切除两组总体存活率为63.3%。各组术后1周肛温明显高于术前(P<0.05);A、B两组拔管后各周肛温较拔管前(术后第2周)不同程度升高(P<0.05)。A、B两组间各时期肛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动脉血气变化:A组、B组两组术后1周血气分析PaO2水平术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PaCO2水平明显提高(P<0.01)。各组术后2周动脉血气恢复到术前水平。A、B两组拔管后各周动脉血气中PaO2水平较拔管前(术后第2周)降低(P<0.05); PaCO2水平较拔管前(术后第2周)升高(P<0.05)。3.影像诊断:术后拔除自制造瘘导管后,胸部MSCT扫描和支气管造影均可诊断BPF存在。以解剖证实BPF存在为准,胸部MSCT的准确率为89.7%(26/29),支气管造影准确率为96.5%(28/29)。4.病理检查:大体解剖观察残端瘘口呈火山口样,质硬,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左侧胸膜腔明显缩小,呈淡黄色,胸膜增厚。光镜检查支气管壁粘膜层可见局部坏死灶,粘膜层、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可见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侵润,以嗜中性白细胞为主。部分可见血管生成及新生肉芽组织。B组新生肉芽组织较A组少。胸膜炎性增生,白细胞、巨噬细胞侵润,新生毛血管增多,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结论兔左全肺切除预留导管造瘘法建立支气管残端瘘动物模型,具有操作过程简便、实验动物耐受性好、死亡率低等优点,该模型在形态学及病理学上与临床BPF疾病较为相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