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量子点光学器件制备及对化学毒剂检测性能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绝大多数化学品在近红外区域都有吸收,因此可通过分析目标物的近红外吸收光谱来实现定性、定量检测。近红外胶体量子点是一种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波段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可通过调控量子点的尺寸调节其吸收、发射光谱,并利用该特性制备近红外胶体量子点光学器件。目前,采用量子点材料制备光学器件检测化学物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技术途径:一是利用单色量子点荧光(发射光),或几种单色光的组合,制备量子点光源,通过吸收光谱匹配法,实现物质的定性、定量检测;二是利用量子点材料光谱特性随尺寸变化的特点,制备阵列型分光器件,通过重构算法实现目标物光谱重构。前者的不足在于,单色光的组合数量有限,单个器件仅能检测少数几种化学物质;后者的不足在于,器件工作波段仅覆盖可见光和少部分近红外波段,有待进一步拓宽;在器件制备方面,还缺乏量子点墨水配比对器件发光性能和形貌影响相关研究。为了解决现有不足,本课题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1.材料选择与量子点墨水配比研究选择Pb S、Pb S/Cd S量子点溶液和NOA作为滤波材料和封装材料。混合后制备了多种配比的量子点墨水,并使用不同配比墨水制备了多种近红外胶体量子点单点光源和量子点阵列。分析研究了墨水配比对量子点单点光源发光性能和量子点阵列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当墨水配比不大于1:9时,单点光源较稳定,当量子点墨水配比为1:9时,量子点单点光源的发光强度最高。随着墨水配比增加,量子点单点光源发射峰位红移,且量子点单点光源稳定性下降。当量子点墨水配比为1:9和2:8时,量子点阵列形貌最佳,发光均匀,阵列排列整齐且打印精度高,重复性好,随着量子点墨水配比增加,量子点阵列形貌、发光均匀度、一致性均降低。2.近红外量子点光学器件制备与表征在近红外胶体量子点单点光源制备方面,根据目标物吸收特征,选择发射峰位分别为1172±20nm和1380±50nm的两种Pb S量子点材料制备单点光源,利用量子点墨水配比变化而发生红移的性质对光源发射峰进行调控,提高了对目标物对二甲苯、DMMP、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烯吸收光谱的匹配度,最终制备的两种近红外胶体量子点单点光源的发射峰依次为1169.99nm、1379.05nm,半峰宽依次为132.46nm、155.56nm,具有发光性能好、功耗低、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在近红外胶体量子点阵列光源制备方面,在直接沉积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点阵列的栅网沉积制备方法,采用1:9、1:10、1:30、1:50、1:70等墨水配比,制备了以载玻片、RGB点阵显示模块、COB LED芯片为基底的近红外胶体Pb S/Cd S量子点和Pb S量子点阵列,以RGB点阵显示模块制备的近红外胶体量子点阵列光源发射光谱强度较大,峰型好,发光波段范围拓宽至900-1600nm,可通过增加模块数提升光谱通道数量,制备过程较简单。3.目标物检测性能研究在使用近红外胶体量子点单点光源检测目标物方面,由于单点光源发射峰与目标物对二甲苯、DMMP、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烯的吸收峰完全匹配,因此实现了目标物的定性检测。通过吸光度计算,绘制了2%-100%浓度下4种目标物的吸光度-浓度曲线,并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验证,实现了目标物的定量检测。在使用近红外胶体量子点阵列检测目标物方面,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阵列光源通道光谱进行了信号处理,预处理后的阵列通道光谱的随机高频噪声剔除效果良好,标准光谱的随机性降低,一致性提高。然后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光谱重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噪声模拟实验。最后使用近红外胶体量子点阵列检测了DMMP、二氯甲烷、沙林、芥子气液体样品,并重构了目标物吸收光谱。具有144条光谱通道的近红外胶体量子点阵列光源实现的重构光谱分辨率可达4.87nm,与标准吸收光谱的特征峰最小偏差仅为0.027%,可以实现多种化学毒剂的检测。本课题对量子点墨水配比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效优化了近红外胶体量子点单点光源光学性能和阵列光源形貌。通过调控墨水配比提升了光源发射光谱与目标物吸收光谱匹配度,并将量子点分光器件检测波段拓宽至900-1600nm。近红外胶体量子点光学器件的制备及化学毒剂检测性能研究为攻克量子点检测化学毒剂奠定基础,在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毒剂的快速侦检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艺术院校是文艺工作者的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和生产高质量文艺作品的重任。艺术院校"三全育人"的推动要从艺术的特性出发,遵循其发展规律,正视其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通过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工作体系创新等方式方法,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研究背景小肠对射线有很高的敏感性,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可以抑制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出现凋亡和变性坏死,破坏肠道上皮的完整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和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接触,产生严重的肠道炎症反应。深入研究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肠损伤,为当前肠型放射病预防和临床腹腔放疗防护提供新思路。细胞焦亡是一种由Caspase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细胞内感受体接收危险信号后,组成炎症小体,募集并切割pro-Caspase-1
先进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推动下,世界各军事强国均在加强新概念武器及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研究。当前,各种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为实现集约高效开展武器装备建设,推进重点方向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亟需开展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科技发展态势的研究,为机关统筹开展项目立项审批工作提供依据支撑。本论文主要是为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新兴领域科技进展情况,为装备技术体系开
学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搜救机器人在战后、灾后场景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使用搜救机器人执行搜救任务,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二次灾害对搜救人员的伤害,且因搜救机器人可连续工作,对于提高搜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搜救机器人而言,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ly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和面向目标点的路径规划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其自主化程度,减少搜救人员的人为控制,
癌症作为一类具有异质性的恶性疾病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激酶抑制剂作为癌症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有新的激酶抑制剂被研发和批准。激酶抑制剂由于更能适应癌症的异质性,在临床上可以作为很多无法进行手术或对化疗产生耐药的癌症患者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案。然而,随着激酶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获得性耐药的现象愈发普遍,该现象使患者治疗难度增加,成本提高。研究者尝试利用体内体外实验模拟
化学毒剂的生产、存储和使用给国家和公共安全带来了重大问题,快速、准确提取化学毒剂是防化侦察的基本要求,因此开展以化学毒剂及其水解产物为目标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也是防化和反恐领域的重点方向。近年来,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朝着小型化、便捷化、自动化和绿色环保的方向不断深入。填充吸附剂微萃取技术(Microextraction by Packed Sorbent,MEPS)是基于固相萃取的原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的快速扩散对我国国民健康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精准预测各省、直辖市疫情风险及未来疫情发展趋势,对于精准防控、快速遏制疫情蔓延尤为重要。传染病的基本数学模型,如易感—暴露—感染—移除(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co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