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小说中的韵文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说中插入韵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色,虽然,这种现象在宋代才开始引起评论家们的注意,但是在先唐时期就已初见端倪。  先唐的小说中,在用散文叙述的过程中间杂着不少韵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从韵文的文体类型来看,主要有诗、赋、铭、赞、诔等,而在这些分类中,诗存在的数量最多。如果按融入方式来分的话就有引用和自拟两种;按呈现方式来分主要有代言体韵文和叙述性韵文。  先唐小说中出现韵散间杂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古代诗史关系密切,史传文学在叙述的过程中经常会插入韵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向史传文学靠拢的过程中,借鉴了史传文学的创作方法,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韵文;其次,与韵散间杂的传统有关;古代散文习惯用韵散结合的方式、赋介于韵文和散文的叙述方式,都对小说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再次,与小说家们的身份有关,先唐的小说家有一部分是史官,他们经常会用史传创作的方法创作小说,还有一部分是方士化的、佛教徒类的作家等,他们特殊的身份与在小说中插入韵文也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小说家们在小说中插入韵文,除了作品自身的需要外,也可以使小说雅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小说的地位。  这些韵文在小说中承担着一定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艺术表现功能和提升文体功能两个方面:在艺术表现上,这些韵文主要起到抒情言志的功能、预叙的功能和促进文体完备的功能;而在提升文体功能上主要是借韵文使小说雅化,提高小说的地位。  先唐小说中的韵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小说“有诗为证”的滥觞,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小说“文备众体”的特征,对后代小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采用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研究唐代文学,将中书舍人作为一个社会、政治和文学的群体来加以研究,进而探讨唐代文人心态,以及其与唐代文学发展、演进之间的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全球范围内,对外汉语教育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态势,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层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世界少儿汉语教学
本文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名录为依据,以统计学为基础,结合田野调察成果和其他文献材料,把地名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并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历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从情境新奇化、情境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热点化等方面论述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囤,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政治道理、以实现高效政治课堂之策略。
编者按:石材护理工和石材生产工,是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的两个石材业专业技术职业工种.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现将编制完成的石材护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上报劳动部.为方
赞体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应用性很强的文体。赞体文有两类:一类单独成篇,是对图画、佛教、历史人物、事迹及嘉禾、符瑞、雅器宝物等进行颂赞的文章;一类是放在文章末尾对整篇文章
目前,汉语篇章语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用语篇的观念对时间衔接词语进行研究,是比较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从教学需要方面来看,也比较有应用价值。  笔者从篇章现象——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