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不同人格青少年病人心理干预,评估其经心理干预前后合作度和牙科焦虑度的变化,从而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同人格青少年正畸患者合作度和牙科焦虑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4-2012.8年间初次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平均年龄12-16岁)患者,在患者初次就诊并决定要做矫正时即向患者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ek PersonalitQuestionaire, EPQ)、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 DAS)各一份嘱其独立完成并于下次复诊时上交。收回量表后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将病人按其人格分为外向稳定、内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不稳定4个人格类型组。在病人初戴托槽前、佩戴托槽后一周内及第一、二个月复诊时向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三个月时向患者发放合作度量表(Compliance scale)向患者进行合作度评估,然后再次分组,对一半的病人实施合作度干预。六个月后向患者第二次发放牙科焦虑量表(DAS)并再次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合作度评分。对比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牙科焦虑度和合作度的变化情况后评估心理干预对不同人格的影响。结果:1.不同人格类型患者都存在牙科焦虑,但内向不稳定性格患者焦虑度明显高于外向稳定性格者(P>0.05);2.不同性格青少年患者皆存在配合程度欠佳的问题,并且外向不稳定性病人配合程度最差,其次为外向稳定组、内向不稳定组、内向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干预后,内向稳定组牙科焦虑度缓解最为明显,其次依次是外向稳定组、外向不稳定组、内向不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理干预后,外向稳定型性格的患者合作度变化最明显,其次是外向不稳定组、内向稳定组、内向不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牙科焦虑度有明显缓解,合作度有明显提高2.不同人格对心理干预的反应不同,内向稳定组牙科焦虑度缓解最为明显,外向稳定型性格的患者合作度变化最明显。3.心理干预对外向不稳定型和内向稳定型病人的影响作用差别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