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ch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为新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蓝图是美好的,关键是落实到操作层面。目前,关于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课题。  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和学界总结中,概括出六个典型的起步阶段的发展模式,笔者对每个模式进行概述分析,归纳其内涵,揭示其运行机制,并从宏观上进行功能分析。  六个模式多属特色型,要在全国推广,受制于诸多种因素,诸如自然资源和地理气候、人口素质、能人、资金、技术、企业、政府、交通运输和通讯、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等,而政府、企业、能人、农民在模式推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能够统筹经济社会资源来完成这一伟大的世纪工程;企业能够作为有效的组织载体承接来自工业、城市的要素流,将先进的经营理念、资金、技术甚至民主管理思想等导人农村,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而且,由于它是一种经济的、双赢的联系,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因而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能人利用他们相对开阔的视野和相对丰富的经验,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经济社会资源,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农民各种权力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政府、企业、能人作用的发挥最终要依赖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解决好这几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得以稳步、扎实推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然后分别对政府、企业、能人、农民这四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其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最后,本文就模式推广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进行探讨。模式是一种理想类型,当我们在经验考察的基础上抽样出不同模式时,其它地区可以以此为参照,根据当地不同的特色进行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口号、一种话语时,模式推行时可能存在各种实践的误区,因此,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反思,将会增进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这些实践误区主要有政治运动的困境、形式主义偏差、机械模仿误区、急于求成误区。
其他文献
春光乍泄,春茶萌芽。我们在这希望的茶园上,谈起理想。互联网经济下,诞生新实体,新消费,茶叶的卖与买两种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观察改变,拥抱变化。我们在茶园里,抒情春
菠菜和芹菜是我省主要秋冬蔬菜作物,从播种到出笛时间相对较长,常常因不良天气等原因造成种子出苗率偏低,易导致种子经营者与购买者之间发生纠纷。因此,正确判别种子质量具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分析过程的支持,我们的分析也包括许多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也是一个科技发展迅速的社会,因此,我们的分析也就更加侧重于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一系
小麦是淮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50万hm~2,需种量较大。为保证种源充足,各级种子经营部门都建立了自己小麦良繁基地,其中村繁基地占有较大比重。村繁基地
种子的发芽率是种子生活力的具体体现,是种子播种品质的一个关键性指标。种子发芽率高,则表示有生活力种子多,播种后出苗数多。通过抽样及室内检验分析发现:收获精选晒干后
期刊
宗教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对人类历史和社会文明以及现实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并没有因为科学技术
该文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视角,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采取以定量研究为主,结合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四个年级的在校
1 特征特性“德优1号”西瓜植株长势较强,叶直立,主蔓伸长较快,节间短,株型紧凑。主蔓第1雌花节位出现在第5~8节,雌花间隔4~5节,早熟。果实圆形,果皮绿色,有墨绿色窄条带。单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居委会直接选举的推行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引起了学者和政府官员的讨论与争论,也因此成为学术及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 而本研究主要关注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