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比中西方电视新闻对危机事件报道的差异——以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以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方法。它主要以非文学语篇作为研究对象,把语言的社会行为作为分析目的。本作者采用Van Dijk的新闻宏观结构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选取中国中央电视台英文国际频道(CCTV News)、英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BBC News)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关于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的电视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而揭示不易被察觉的潜在意识形态。目前,中国及国际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集中在政治新闻、竞选演讲、官方发表的文件声明等非文学语篇上,本论文选取危机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以期拓展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本文采用范代克的新闻宏观结构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并引入量化分析的方法对选取的文本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分别从宏观的主题结构和微观的语篇分析工具对案例进行研究。宏观层面的分析主要是主题结构选择,微观层面包括词汇分类、及物性、转换、引语表达、修辞手段的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危机事件的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受灾情况,解决措施,发生原因等这些看似客观的信息,这些看似客观的信息也潜藏着意识形态,中西方媒体在同时报道一则新闻事件时不仅选取了各自的报道视角,更有各自的用词特点、及物性系统的过程选择不同、陈述语态不同以及引语选择不同,中西方媒体通过这些元素来对语篇进行加工,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报道策略,使观众体会到了语篇中隐含的独特意思;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报道独特的地方是文字信息配以画面语言解说,画面语言具有视觉增强的作用,内容相近的语言信息由于中西方电视媒体配合了不同的画面语言带给人们的主观意识是不同的;第三,中西方媒体对危机事件不同方面的侧重报道,发挥了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报道的积极功能(知识传播,鼓励,警示功能)或消极功能(破坏,瓦解,煽情功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事件发生国的经济走向、社会舆论、法律规约等,说明话语具有社会建构性,即直接或间接的反作用于具体的社会结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机构,社会规约)。危机事件中国际社会对事件的反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各方态度、言论随着事态的发展而变化,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可以发现,中西方媒体电视新闻报道始终服务于本国政体的外交原则和即时利益,说明话语是由社会结构构成并受其影响的,本文的研究过程一方面帮助受众通过语篇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背景媒体的危机新闻报道进行深层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同其他新闻从业者一同探讨如何利用语篇分析的元素来对危机事件电视新闻报道进行加工,从而充分发挥电视新闻报道的媒体优势,真正还原中国新闻报道公平、公开、客观的报道原则;同时,站在外宣的角度上,探讨如何在国际性危机事件报道中,抢占话语权,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其他文献
众富是一家致力于绿色产业投资的企业,注重于品牌及渠道终端建设,自绿色搭档品牌成功创立以来,众富人就绿色搭档品牌战略发展规划,采用先品牌后渠道市场的发展策略,为上游产
【摘引自美国《印州华报》2月17日报道】2012年2月12日,ICCCI中文学校E240教室座无虚席,在走道上还增加了许多座位,一场名为《攻四关,摄影成才自我修炼》的讲座吸引来了众多
心理危机干预是在危机情况下的紧急心理救援,是将心理学相关知识应用到危机处理领域。心理危机干预是应用心理学的一部分,与其它心理学分支紧密相连,如社会心理学、集体心理学、
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深深影响了书画家李太平,不仅给予他艺术创作的思考与启发,还赋予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毅力,以及对艺术创新源源不断的追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
本研究以选取中越两国私立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的四所民办高校大学生满意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在问卷设计上借鉴了美国学生满意度的调查
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许多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和“走出去”政策的推动下,利用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契机,开展了一系列
唐娜·塔特(Donna Tartt,1963-)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塔特共著有三部长篇小说,且都名列畅销榜榜首或为获奖作品。2013年出版的《金翅雀》获得了2014
类文本研究是文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型但颇具重要性的研究方法,旨在综合研究出版作品正文之外的表现形式。本文选取《我父亲的梦想:种族与传统的故事》与《无畏的希望:重申美
索尔·贝娄是美国犹太裔作家,其《拉维尔斯坦》出版于2000年,小说通过齐克的叙述刻画了大学教授、学者及政治哲学家拉维尔斯坦。他在异国文化中遭遇着被排挤的命运,在不断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