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效力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wuyan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截取了合同解除效力中最具争议的三个问题,即合同解除的溯及力、返还性债务关系和损害赔偿加以讨论。在论述过程中,本文采取了比较法的方法,利益衡量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全文分三个部分,约32000字。 在第一部分中,讨论了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通过对各国立法的考察和理论的分析,认为合同解除将使合同关系溯及消灭的见解,不符合立法实际,远远不能满足实践上需要,在理论上也不能自圆其说。本文认为合同解除并没有溯及力。解除权的行使只是解除了合同当事人可以称为“原义务”或“第一次的义务”的给付义务,所以合同解除后,虽然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给付义务消灭,但是合同关系仍然存在。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作为合同原债权的继续或者变形,不因给付义务的解除而消灭。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仅仅是为了解决合同双方已经发生的履行如何返还,即返还给付的问题,在此意义上,传统学说认为合同解除有溯及力,所以应当返还给付。但该见解产生了诸多困扰。合同解除后的返还给付并非一定要通过溯及力来解决,而完全可以另觅它途。返还给付,乃是合同解除后,因单方意思表示——解除权的行使,而建立的“返还性债务关系”的主要内容。 在第二部分中,讨论了合同解除后的返还性债务关系。返还给付的目的是使合同双方当事人恢复到缔约以前的状态。本文认为返还给付应当与作为物权保护方法的恢复原状概念相区别。合同解除后的返还给付的准确含义应当是,使合同双方在解除以前的给付归复于给付人。所以不应包括因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返还给付,是针对合同双方而设。返还给付,在原物存在的情形,将产生物权法上的效果。返还给付本身既包括返还原物,又包括价值偿还。在返还原物不可能的情形下,价值偿还应当成为返还给付的一般规则。价值偿还并非损害赔偿。 在第三部分中,讨论了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关系。合同解除后,对损害赔偿的确定,应当区别对待。损害赔偿在合同解除前可能存在,在合同解除时也可能发生。在合同解除前发生的损害赔偿,既存在对固有利益的损害赔偿,也存在对履行利益的损害赔偿。换言之,因合同的解除可以产生损害赔偿,在债务不履行也可以产生的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与合同解除是不同的制度,解决不同的问题,二者可以共存。在违约损害赔偿的情形下,应当包括可得利益的赔偿,应适用关于违约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则。在合同解除时发生的损害赔偿,一般为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其性质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因为缔约过失而产生的损害赔偿,在允许违约损害赔偿的前提下,不应再允许解除权人主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的应用及效果,促进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持续提高处方审核质量,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就越来越快,尤其是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几年来,我国也加强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极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各国之间合作共赢也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这也推动了国际工程项目的大量建设。在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至关重
灰塑在嵊州又称为堆塑,该工艺的应用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嵊州城西出土了一件西晋太康九年(288年)的青瓷堆塑罐,其盘口堆塑了亭阙和人物,亭阙上所呈现之屋脊和屋角高起反翘,
报纸
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低位运行,企业经济发展面临多方压力,干部职工思想意识不断淡化,改革动力严重不足,YX公司为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缺
提出了一种非对称耦合线的馈线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单陷波功能的超宽带滤波器.通过采用非对称耦合线的馈线,可在不额外增加电路整体尺寸的基础上实现超宽带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铸地考──兼论上元元年以后唐对西域的坚守王永生TEXTUALRESEARCHABOUTTHEPLACECASTDALIYUANBAOANDJIANZHONGTONGBAOCOINS,ALSOTALKONTHEHOLDINGTOTHE... Dalai Lama, built Zhongtongbao cast land test ─ ─ On the first year after the first year
介绍红外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外围电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单片机进行计数,通过与计算机进行通信,为远程控制与监测奠定基础。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了解领导力的涵义和内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培养大学生领导力,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
司马光在历史上一向以政治和史学著称,同时在经济、军事、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本论文以司马光的交游为切入点,把司马光的研究置于他与时人的交游中进行专题性的、基础性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