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HDAC4在萝卜蚜翅型分化中的功能与潜在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307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翅型分化分子机制是近年来昆虫学科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3龄末期无翅型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高于3龄末期有翅型萝卜蚜,并且在沉默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基因Le KAT2B(Lysine acetyltransferase 2B)后,有翅型萝卜蚜的比例明显增加,因此推测组蛋白乙酰化在萝卜蚜翅型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组蛋白乙酰化在萝卜蚜翅型分化中的作用,重点研究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LeHDAC4(Histone deacetylase 4)在萝卜蚜翅型分化中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萝卜蚜LeHDAC4基因DNA序列全长为4333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3171bp;该基因共编码1056个氨基酸,第646-963位氨基酸存在一个典型的Hist-deacetyl功能域;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的HDAC4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近,其次是桃蚜Myzus persicae和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Le Ubx基因DNA序列全长1922bp,ORF序列1026bp;该基因共编码331个氨基酸,第242-304位氨基酸有一个典型的HOX功能域;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豌豆蚜、桃蚜以及玉米缢管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Ubx基因同源性都较近。2.利用q RT-PCR分析有翅型和无翅型萝卜蚜各个龄期之间LeHDAC4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两种诱导条件下得到有翅型和无翅型萝卜蚜中,LeHDAC4基因在各龄期中均有表达;其中,有翅诱导条件下得到的2龄、3龄和4龄萝卜蚜和无翅诱导条件下得到的2龄、3龄和4龄有翅萝卜蚜之间,LeHDAC4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3.通过饲喂法干扰萝卜蚜体内LeHDAC4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饲喂ds LeHDAC4-1和ds LeHDAC4-2分别使LeHDAC4的表达量下调39%和22%。饲喂ds GFP后对照组有翅蚜比例为53%,干扰组有翅蚜比例分别降低到对照组的35.8%和39.6%,翅型比例差异显著;干扰LeHDAC4基因后,通过q RT-PCR检测萝卜蚜翅发育基因Ubx(Ultrabithorax)、Ap(Apterous)、Sal(Spalt major)的表达变化以及胰岛素通路基因In R1(Insulin-like receptor 1)、In R2(Insulin-like peptide receptor2)、ILP3(Insulin-like peptide 3)和ILP5(Insulin-like peptide 5)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Ubx的表达量明显上调,Ap和Sal的表达量明显下调,ILP3和ILP5的表达量下调,In R2的表达量上调一倍以上。以上结果表明,LeHDAC4基因可能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调控萝卜蚜的翅型分化:直接调控Le Ubx的表达从而调控翅型分化;调控胰岛素通路活性,从而调控Le Ubx的表达,最后影响萝卜蚜翅型分化。4.设置对照组ds GFP组,处理组ds LeHDAC4+ds Le GFP组、ds Le Ubx+ds GFP组和ds LeHDAC4+ds Le Ubx组。结果显示,LeHDAC4和Le Ubx之间或许存在反向调控关系,即其中某一方的表达量升高或降低,会使另一方的表达量产生相反的变化。翅型分化结果显示,对照组有翅蚜比例为53%,沉默LeHDAC4基因后,有翅蚜比例降低到对照组的43.4%;沉默Le Ubx基因后,有翅蚜比例为55%,与对照组有翅蚜比例无显著差异,但有上升趋势;同时饲喂两个基因的ds RNA后,有翅蚜比例回升到47%,表明LeHDAC4可能通过Le Ubx切入萝卜蚜翅发育网络,从而调控萝卜蚜翅型分化。5.干扰LeHDAC4和Le Ubx基因的表达对萝卜蚜造成了致死效果。饲喂ds RNA后,干扰组的试虫死亡率在饲喂ds RNA的前四天中最高,四天后逐渐降低,生存曲线分析结果一致,结果说明沉默LeHDAC4和Le Ubx基因对试虫有致死效果;另外,单独饲喂ds Le Ubx和同时饲喂两种ds RNA的试虫存活率降低到对照组的41.8%和32.9%,或许可以作为萝卜蚜防治的潜在靶标基因。
其他文献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ae),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害虫,主要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和传播植物病害造成危害。目前,由于化学杀虫剂的大量长期使用,棉蚜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高水平抗药性。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种重要的存在于细胞膜上可以感受各类信号的蛋白受体。GPCR
学位
图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数据结构,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各类网络的点对点连接关系。但成对连接的图结构关系无法有效表达现实世界中高阶复杂的非成对关系,因此作为图的泛化表示的超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基于超图的神经网络模型通常关注超图在一阶邻域的表示学习,而忽略了更高阶邻域的节点交互。此外现实世界中信息缺失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例如社交网络的个人敏感信息无法获取、传感器网络中数据损坏缺失等。当前超图表示学习通常假
学位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属鳞翅目害虫,是对我国水稻(Oryza sativa)产业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Cry晶体蛋白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孢子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杀虫蛋白,在防治二化螟等害虫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探索昆虫防御Cry杀虫蛋白的调控机制,为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利用Cry杀虫蛋白提供新的技术思路。Micro RNA(miRNA)
学位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世界性的多食性、暴发性害虫,世代多、寄主广、抗药性水平较高,对蔬菜等作物造成严重为害。斜纹夜蛾成虫具有趋光性,灯光诱控技术是其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斜纹夜蛾成虫上灯节律不清楚、杀虫灯对斜纹夜蛾诱捕效果鲜有评价,限制了灯光诱控技术在该虫防控中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明确斜纹夜蛾的上灯节律,分析上灯行为节律与生殖行为节律的相关性,建立成虫染色标记体系
学位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汽车智能化集成设备功能不断丰富、系统日趋复杂,故障诊断难度加大,导致汽车故障维修效率低下。本文在汽车故障领域引入事理图谱概念,基于汽车维修案例的样本特征,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构建面向互联网知识抽取的汽车故障事理图谱,为汽车故障分析提供数据、为故障诊断和故障维修提供决策支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提出一套适合垂直领域的基于互联网知识抽取的汽车故障事理图谱框架。针对现有研
学位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分布范围很广,特别是在东亚地区普遍发生危害很严重的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步伐。因此,发展针对橘小实蝇的绿色防控措施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IT)是一种物种特异性和环境友好型的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在害虫防治尤其实蝇治理中广泛应用。然而,传统辐射不育容
学位
当前,所有的应用系统都涉及电子数字证据,数字证据具有较高技术依赖性、易篡改性等弊端,会造成隐私数据泄露、经济损失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存证、取证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合法,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区块链的可追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存证管理系统。首先,本文把传统应用系统的后端分成区块链和应用系统两个平台,上层应用系统通过调用区块链底层
学位
欺骗语音是指利用伪装手段制作的非原始且带有欺骗目的性的语音,已有的研究均表明欺骗语音完全具备骗过自动说话人识别(Automatic Speaker Verification,ASV)系统的能力,给社会安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欺骗语音检测的研究具备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利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和一般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欺骗语音检测。传统方法须手动设计并提取特征,难以
学位
菥蓂(Thlaspi arvense L.)是一种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油菜产区,是油菜田常见杂草。本课题组在西藏林芝市和青海省大通县采集油菜黑胫病样品过程中发现大量菥蓂植株茎杆坏死,且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器,病害症状酷似油菜黑胫病(Leptosphaeria biglobosa‘brassicae’和L.biglobosa‘canadensis’)。我们怀疑该病是由Leptosphaer
学位
葫芦科蔬菜是广东省重要的蔬菜作物,真菌性叶斑病是其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本文调查了广东省葫芦科蔬菜真菌性叶斑病发生情况,采集了黄瓜、苦瓜、冬瓜、节瓜、南瓜、蒲瓜和有棱丝瓜7种葫芦科蔬菜叶斑病典型病样,分离病原真菌,通过对代表性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致病力测定,明确了引起葫芦科蔬菜叶斑病的Stagonosporopsi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链格孢属(Alt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