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贝拉米小说《回顾》中的技术书写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i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德华·贝拉米在《回顾》中构建了一个未来“技术乌托邦”。小说中的技术元素反映了19世纪典型的技术乐观主义倾向:在贝拉米看来,技术是解决19世纪诸多社会问题的最好途径,是实现社会改革的“万能药”。然而,贝拉米在美化技术、展望未来的同时,却忽略了技术的负面影响。本文借助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分析《回顾》中的技术书写,研究“新世界”中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贝拉米未来技术乌托邦的实质。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贝拉米的生平、成就及其代表作《回顾》,《回顾》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的理论基础、可行性和意义等。论文主体部分由第二、三和四章构成。第二章主要探讨新波士顿人的物化。首先,通过梳理《回顾》中的“机器”和“花园”意象,论证新波士顿是一个技术与田园并存的未来都市,从而构建起本文的时空背景;其次,通过分析人的劳动力和人际关系的物化,探讨人之主体的物化;最后,通过分析真实需要的抑制和虚假需要的盛行,探讨人之需求的物化。第三章主要探讨技术乌托邦的单向度特征。首先,通过分析主人公韦斯特及乌托邦居民,探讨单向度的人;其次,通过分析乌托邦中否定性思维的丧失和肯定性思维的胜利,探讨单向度的思想;最后,通过分析乌托邦政治和话语领域的封闭,探讨单向度的社会。第四章主要探讨新世界的技术极权主义倾向。首先,通过分析新世界的“国家主义”和“团结宗教”,探讨技术极权主义在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方面的体现;其次,通过分析“工业大军”和新世界的购物方式,探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技术极权主义;最后,通过分析新世界的家庭音乐室和公共服务机构,探讨技术极权主义在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方面的渗透。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贝拉米将技术视为实现乌托邦的途径,试图通过机器和技术进步实现其社会改革的目的;同时,贝拉米将19世纪的垄断主义应用于新世界的政治体制中,通过对技术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因而《回顾》中的未来社会实质上是马尔库塞笔下的新型极权社会。
其他文献
正当程序原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起源于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第39条,后经一系列法律文件的确认,最终发展成为了英国法中一项核心原则。受英国法的影响,正当程序原则在北美大陆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宪法第五和第十四修正案,使得正当程序原则发展成为了美国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正当程序原则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成为这
学位
《良友》画报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的新闻画报,从1926年创刊,至1945年停刊,共发行了172期的《良友》画报,以及2期特刊。《良友》画报内容丰富,是珍贵的民国历史研究资料,彰显了民国时期的设计审美、设计思想与设计文化。本文以《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究新女性形象建构的相关设计问题。《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图像,较为翔实地记录了民国时期女性形象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体现
政治共识是政治体系顺利运转的前提,也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当今世界,各种内外因素正在解构现代国家的政治共识。这一现象在后发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国家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天然的分裂特质,政治体制转型又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盲目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容易导致共识破裂。中国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同样面临着种种矛盾与困境。如何有效弥合冲突,构建起政治共识是当代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政治共识的
语言是生活的折射,内蕴着人们的心理逻辑与认知方式。语言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语言生活也随之改变,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生活,语言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必须做出改变。没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个体就不会拥有高质量的语言生活。个体的语言能力是其语言学习与表达的基础和起点,对其心智发展和语言学习具有重要价值。语文课程的设科之本就是语言
教学不仅是教师认知与行为的实践,还是一种情绪的实践。身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工作上的许多挑战,情绪的波动也时刻进行着。可以说,情绪是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教学的核心。情绪贯穿教师教学工作与职业生活的全过程,支配着教师对课程教学、人际互动、专业成长的理解与投入,亦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尤其对于从教第一年的新教师来说,他们刚踏入工作岗位,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其职业适应不只是知识与技能上的,情绪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机器人的教育价值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已获初步认可,机器人进入学校课堂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协作问题解决是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学习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然而,教师却往往更加看重学生的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忽略了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过程技能。元认知支架可以从元认知层面为学生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提供支持与引导,促使学生参与各种调控过程,进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协作问题解决活动。元认知支架支持学生的协作问
后工业时代的发展兴起了全新的文化生产方式,艺术作品已然不只在单一媒介中创作,而是可以在不同传播媒介中设计与呈现。视觉艺术与音乐艺术是两种典型的媒介,数字技术的进步促使着两者之间的跨界结合,研究者们通过各种映射设计方法,尝试实现音乐声学信息与情感体验的视觉转译。本课题运用跨学科与实验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音乐与视觉关系的探究,提炼音乐可视化设计中音乐向视觉转换的依据。归纳分析了音乐可视化映射模式中音
本篇论文,选择“赏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韩非子》一书为主要的参考文本,旨在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韩非对赏罚的认识和论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探讨赏罚的“自然法”和“实在法”,分别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赏罚思想。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以现代学科理论为视角,深化研究赏罚在韩非法治思想体系中的架构和运用,探索韩非赏罚思想的意义和价值。《韩非子》共有55篇,“赏罚”作为一个词语出现了55次,分散在21篇中,而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已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高校相继采取了线上授课。和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授课改变了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诸多因素。这种变化对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保证新的课堂生态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育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对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