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超长桩侧阻软化试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大跨桥梁等建(构)筑物的建设,大直径超长桩因具有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软土地基中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变形机理和试验中发现的桩侧阻软化现象,从现场试验、室内常规试验与离心模型试验、理论分析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对深厚软土地基中的大直径超长桩进行了同时观测桩顶、桩端沉降和桩身应力应变的静载荷试验,研究了荷载水平、桩身几何参数、桩端持力层性质、桩身压缩变形特性对其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得到了侧阻与端阻的发挥规律,二者的发挥是一个异步且互相耦合的过程。研究发现深厚软土中的大直径超长桩存在侧阻软化现象,在实测基础上给出了侧阻软化后桩的典型Q-S曲线。 对现场取样的桩侧泥皮土和桩间土进行了室内常规试验和三轴试验,得到了其物理力学性能和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泥皮土比桩间土更容易发生应变软化。对9根不同桩长、桩径、持力层的单桩和4组群桩进行了考虑与不考虑泥皮效应的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了泥皮对桩侧摩阻力和承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软土中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变形性状,得到了桩径、桩长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侧阻软化效应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桩距对大直径超长群桩承载性状的影响以及承载力的群桩效应,对比了单桩与群桩侧阻发挥的异同。 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和三折线软化模型分析了柱孔收缩问题,基于Drucker-Prager模型分析了桩侧土体的结构性软化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摩擦本构关系以及桩侧土体主应力轴旋转对侧摩阻力的影响,分析了长径比对桩身压缩量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周土体性状、桩土界面性状、荷载水平、桩身几何与压缩变形特性都将对侧阻软化产生影响。通过对离心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归纳分析,建立了归一化后的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函数关系,提出了侧阻在不同阶段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一个广义双曲线函数来考虑侧阻软化效应,基于荷载传递法,通过耦合Mindlin解来考虑桩侧摩阻力引起的桩端沉降,采用Rusch模型来考虑高荷载水平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特性,建立了大直径超长单桩分析模型。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和离心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采用该分析模型,分析了桩身几何参数、桩顶荷载水平、混凝土弹塑性和桩侧阻软化效应对大直径超长单桩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提出了最优桩长和最优弹性模量概念,得到了大直径超长桩轴向割线刚度和端阻比的变化规律。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群桩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桩侧土体的应变软化以及桩土界面的摩擦性状,对大直径超长群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群桩侧摩阻力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优秀的光吸收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被广泛应用于光电领域。为了制备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件,采用溶液法制备了高度有序、超长的CH3NH3PbI3纳米线,并将其应用于
基于延迟线内插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时间间隔并行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多波束激光雷达的同时测量问题,其通道可达52波束。本文系统主要由脉冲整形电路、测量电
研究了典型助推器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和传输特性,分析了天基红外系统的探测能力。针对典型的助推飞行模式建立了轨迹跟踪与预估模型,给出了天基红外系统的跟踪与预估能力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仪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的定量无损组织氧检测系统。通过用微型光谱仪代替传统信号接收处理部分,实时测出了光源波
对机械制冷机用直线电机驱动电路的谐波特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一台150 W 的直线电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验证进行了输出电压的谐波分析,探究了滤波器设计对驱动电
本文研究目的是解决目前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中存在的诸如输入数据繁琐、计算精度不高、缺乏符合实际燃气管网工况的稳定流及不稳定流管网水力计算方法等问题,试图根据热力学基
为了解决管桩生产各项工艺参数和数据在复杂恶劣环境中传输的稳定性、实时性以及在调度过程中的集中控制问题,从实际运用出发,基于开放型cc-LINK总线技术实现对三菱Q系列PLC与
文中采用矩形、菱形、椭圆形位移加载模式分别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拟静力实验。实验设备是美国MTS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结构实验系统,在试件上安装了独立的位移传感器。实验中
高校后勤的改革要与高校的改革发展相适应,要与国情、校情相适应。结合对云南省某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发展状况及体系建设情况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总体
本文以宁夏为个案,分析了邮政储蓄资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并在揭示抑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利因素的同时,探讨了邮政储蓄资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