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原因理论的教义学变迁及其对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启示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颁布后,其中对于不当得利的规定见于总则部分的一般性条款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以及《民法典》合同编的第三分编准合同中的第九百八十五条至第九百八十八条“他人没有法律依据”与《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中“没有合法根据”本质上讲都指的是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而受有利益,随着法国的债法改革,将延续了200多年的合同原因废除,原因理论越来约受到人们的质疑。现行的法国债法中将合同有效中的“合法的原因”去掉,因为原因理论不堪重负,也因为其不能物尽其用。然而现在的债法中原因的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法国债法在废除合同原因的同时,将不当得利的一般条款写进了准合同的一般条款中。我国《民法典》将不当得利规定在准合同下,至少在外观上与法国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无法律上的原因”是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法国原因理论与不当得利的发展源远流长,本文意在探究其对我国的启发。本文对法国法律中原因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不当得利制度作为不当得利的核心要素如何影响不当得利制度的变化,同时不当得利制度的内容继续增加,它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另外通过对《民法典》与法国新债法中不当得利规定的融贯,寻找法国不当得利的规定对中国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作用。全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法国法中原因理论的起源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法国民法中的原因理论,其教义学源头是罗马法中的请求给付之诉。不当得利制度首先由罗马法创设,在罗马法学蓬勃发展的三个时期,分别有关于不当得利制度的相关资料。其中,请求给付之诉中的无因请求给付之诉是不当得利的历史源头。因此,本部分主要展开论述了古罗马时期的请求给付之诉与不当得利的发展。另外,作为不当得利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优士丁尼《学说汇纂》中的请求给付之诉与不当得利在本部分也有所涉及。第二部分中,法国民法典中对于原因理论的论述主要来自多玛和波蒂埃的理论。多玛在其著作中提出原因是否存在,而波蒂埃则阐述了原因的错误与合法。二者虽皆是承袭自罗马法,但二者都对罗马法中的理论进行了删改和创新。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彼时,受到彭波尼乌斯的影响,法国当时的法学家们并不承认不当得利有一般的救济途径,法国民法典中除了规定返还财产之诉,还有无因管理与非债清偿的返还财产诉权这两种特殊的不当得利救济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在其他民事法律中存在的有关于不当得利的条款。法国的原因理论也颇有弊端,一直以来饱受争议。自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颁布后,原因虽然备受争议,但是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改动,直到2017年的债法改革中,关于原因的存在发生了变化。三部债法草案对原因理论的存废与如何修改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最后废除了原因的明确概念而改由“目的”与“利益”来替代。另外增设了无因得利作为准合同的一种类型。第四部分阐述了我国学术界对不当得利类型化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德国法律的标志。法国债法的改革使原有的判例法成文化,有助于我们理解法国的立法。法国法律对“非债清偿——狭义不当得利”的区分,提供了有别于“给付型不当得利——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之外的另一条可能的方法。分法各有利弊,但法国对不当得利的规定也可能为一种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并发肠系膜血管炎(Mesenteric vasculitis,MV)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SLE患者并发MV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2021年10月30日前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相关文献。根据纳
研究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高血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征及其相关性,确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社区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115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单纯高尿酸血症(HUA)组、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组、HUA合并高血压组、NAFLD+HUA合并高血压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
北海道从1980年代开始到2010年代为止,水稻大田栽培期间的5–9月份气温随着年代而不断上升。与最近的2010年代(2010—2019年平均)相比,使用两种2030年代的预测气象,根据以往研究得到的关系方程预测研究了水稻生育。其结果,2030年代比2010年代,插秧日期期限(插秧最早期限)比水稻栽培17个地区平均值要早8~9天。另外,抽穗日期最早期限要早1~5天,抽穗日期最晚期限要晚1~5天,安
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既不像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以经济、政治地位进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划分,也不像巴金、老舍等作家那样从道德角度将人物分为"善"与"恶"的对峙。若以阶级论进行划分,鲁迅笔下的阿Q、柳妈、"花白胡子"、咸亨酒店那些穿短衣的站着喝酒的人,显然是属于被压迫阶级,就地位与阶级属性来看,这些人与祥林嫂是一样的。鲁迅对他们的态度,固然有哀其不幸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怒其不争。本文拟将结合鲁
未来教师培养需要新范式赋能。虚拟现实为教师提供了“沉浸”“反思”“近迁移”的学习情境,为未来教师能力培养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阐释了虚拟现实促进未来教师培养的内在逻辑,从提升反思与移情能力、增强教学适应性、培养课堂管理能力以及促进教学互动等场景,描绘虚拟现实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进展;聚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系统设计,从整体性设计框架、适应性干预方式、移情机制和职前教师整合示范体系等方面展开分析。虚拟现实赋能
鲁迅小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其历史背景复杂、语言文白夹杂、主题复杂深刻、情感意蕴深奥等特点,容易让学生在学习鲁迅小说时产生畏难心理。群文阅读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能够满足新课改背景下深度学习的需要。合理的文本组元和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群文阅读运用于鲁迅小说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现状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Ig)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炎患者102例,根据临床检查结果确诊肺炎71例和非肺炎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Ig和hs-CRP水平检测。比较Ig联合hs-CRP和单独Ig、hs-CRP模式诊断肺炎的阳性率以及3种模式对Ig、肺炎的诊断效能,肺炎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hs-CRP、Ig
<正>一场疫情,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线上教育也迎来了"春天"。早在几年前,"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就被重新定义,师生关系也随之慢慢重塑。未来教师的角色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样态?教师角色:支持者伯明翰·科温顿学校独特的蜜蜂课源自学生的兴趣。当五六年级的学生在科学素养课上读到蜜蜂灭绝的文章时,他们表达了自己想要尽一份力的想法。这门课结合了探究式的科学与英语语言艺术学习,学生通过小组项目为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寻
期刊
基于黄土高原南部白水河流域下河、南山头、西山、马坡等4处遗址共计2270块木炭记录,结合高精度的AMS 14C测年,恢复了研究区5.53~4.12 cal.ka B. P.时期木本植被特征和古气候变迁。共存生态因子分析结果和植被组合特征表明该时期的气候整体较今更加暖湿,但在百年尺度上仍存在气候变迁:5.05 cal.ka B. P.以后植被组合中亚热带种属数量及占比的增加表明气候较前一阶段更加暖湿
目的 探讨肌少症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120例,其中非肌少症组68例,肌少症组52例。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学指标(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转为重症肺炎比例、死亡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中转为重症肺炎的多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肌少症合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