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建筑声环境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和虎峪校区图书馆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l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传播文化的中心。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完成很多的脑力活动,而高校图书馆的室内外声环境对使用者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图书馆良好的声环境可以让使用者心情愉悦放松,注意力保持集中,思维灵活流畅。  首先,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做自己的研究。这篇论文将以主观调查和客观测量为主要方法,并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来研究高校图书馆建筑室内外声环境。  其次,我们通过主观问卷的形式对迎西校区和虎峪校区图书馆的室内外声环境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使用者认为学校图书馆的声环境一般,多数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其中上下课的人流声、手机铃声以及人们的说话声、走路声是主要的噪声源。并且多数认为图书馆在校园中的规划位置、图书馆建筑功能闹静分区以及建筑的隔声与吸声是影响高校图书馆声环境的主要原因。  再次,我们使用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AWA6270+型噪声分析仪对迎西校区图书馆、虎峪校区图书馆的室内外声环境以及明向校区新图书馆建设用地周边校园声环境进行测量,并用HY104型数字式声级计辅助测量。测量的结果显示,在室外声环境中,迎西校区和虎峪校区图书馆室外声环境多数测点的噪声值高于国家标准,而明向校区新图书馆建设用地周边校园声环境测点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的限值。在室内声环境中,两座图书馆的共同点是,管理办公空间、书库、电脑机房和数字阅览室等的噪声值都满足国家规范,而其他空间的噪声值则高于国家规范限值,例如自习区、交通空间等等。其中,图书馆中很多的普通阅览室与自习区合并使用。  最后,我们通过分析主观问卷的结果和客观测量的结果,对比迎西校区和虎峪校区图书馆建筑声环境的状况,总结出这两座图书馆在声环境方面的优势、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进而总结出在高校图书馆声环境噪声控制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的图书馆在校园中的规划方面、图书馆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等等。既对正在使用的图书馆的声环境以很好地分析总结,并针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简便有效的改进措施,又对正在建设的图书馆提出合理的建议,尽量避免类似的问题再一次出现,能够为使用者更好的服务,还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建筑良好声环境的营造做一点有意义的研究。
其他文献
该论文试图从传统民居中发掘适应自然的生态设计方法,并融入现代住宅的设计当中,从而提出了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理及其技术构成要素,目的是为了总结和完善住宅建筑可
本文以郑州市二七路景观框架的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景观现状和历史的研究了解我国这类城市的城市中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动力机制下的演化特征与趋势,以期把握当今景观变迁
枢纽机场是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核心,是航班中转的中心.枢纽机场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已趋成熟,但在中国却是民航发展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的机场类型,并成为民航未来发展的重点
本文以重庆大石路地段为例,通过城市生态中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层面的分析,总结出大石路地段的生态特性和演变趋势,提出了对下一步地段开发的控制对策.文章结构共分为六个部
近年来,城市形象被国内许多城市所重视,并进行了此类研究.这些城市形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精神环境,强调对城市的发展理念、城市形象口号的提炼上,而对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化城镇格局的形成,区域内城镇间的协调发展日趋重要,这种"协调发展"的客观现实对区域规划的方法及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在分析相关理论
本课题立足于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探索,利用系统工程的观点,试图找出那些对城市生态安全构成影响的要素,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关于城
该文拟针对大学校园水景空间这一特定的校园开放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对水景空间认知及使用行为之间的联系加以探讨.使用者的使用行为会因环境特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发展,校园建设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多功能综合利用是高校文体建筑必然的发展趋势。本课题试图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功能、技术、环境三者综合论
景观资源始终是山地度假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从“显山露水”的角度来说,建筑应当尽可能减小体量,融于周边环境之中,同时观赏者在建筑内部又能获得良好的观景视线。在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