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光大银行第一款结构性存款的出现,给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增添了新生力量,但由于前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缺乏自主设计与定价能力,生搬硬套不符合中国金融市场情况的国外结构性存款,再加上监管部门对结构性存款的模糊定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套利行为,结构性存款的发展十分缓慢且不规范。截至2019年,我国结构性存款规模已超11万亿元。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理财观念逐渐增强,人们购买理财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大。在刚性兑付产品退出市场产生的缺口、巨大的揽储压力和互联网金融产品激烈竞争的共同推动下,商业银行纷纷抢占结构性存款市场来增加自己的吸储能力。近几年来,中小型银行成为了结构性存款市场的主力军,其所占比例近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二。因此,对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的风险分析就具有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结构性存款在定价、投资收益、风险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次,从民生银行结构性存款的产品发行情况、收益方式、收益率、运作模式等角度对民生银行结构性存款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民生银行结构性存款挂钩标的最多的为利率,且主要针对个人用户发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再次,通过对民生银行结构性存款风险因素识别,进而以一款挂钩欧元对美元的结构性存款为例,使用VaR法进行实证分析,并求出VaR值。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1)民生银行结构性存款实现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较低,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2)民生银行结构性存款获得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较低,其主要是由市场风险造成的,其次是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产品本身影响较小。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民生银行角度提出了结构性存款的风险防范对策。首先,从改进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规范业务流程、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这三个方面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加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以实现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对称性;最后,再针对四种风险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