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既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新型工业化时代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又是中国城市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中国崛起于农业时代的政治中心城市与崛起于工业时代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北京、上海在20世纪的发展演变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历程。目前,有关北京、上海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迄今尚缺乏对这两个城市进行长时段、综合性比较研究。本论文则填补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空白。 作为北京、上海比较研究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为揭示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的特征、规律,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首先,城市发展的背景比较。 20世纪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新型工业化时代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封闭条件下的自然经济、被迫开放前提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对封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开放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北京、上海发展的共同背景。但是,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半殖民地化的地域差异、计划经济的战略走向和改革开放的渐进性特征是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背景的差异。比较表明,在现代化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北京、上海都有着既相同又不同的历史背景,共同的背景决定了相同的现代化发展走向,而不同的背景却决定了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差异。 其次,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比较。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决定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的核心力量。政治机制是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1840年以后,外力楔入使经济机制成为政治机制以外决定中国城市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机制。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北京、上海,这两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不同。近代时期,在经济机制的强大作用下,上海获得迅速的发展。1 949年以后,在政治机制的强大作用下,北京迅速发展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但是,近代北京、上海的畸形特征与改革开放之初北京、上海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又表明,如果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城市也难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北京以知识产业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又是在经济机制的强力作用下促成的。因此,北京、上海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共同繁荣表明:政治机制和经济机制都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同时,保持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的良性互动则是推进中国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 第三,城市功能演变比较。 功能多样化是20世纪j七京、上海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不同动力机制的作用下,20世纪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演变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1 949年以前,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在促使上海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经济中心之时,北京仍然是一个功能有限的传统政治中心城市。1949年以后,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北京以其独特的首都优势而发展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全面发展的多功能政治中心城市,而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却日益单一化,由于金融、贸易、航运等功熊都相继弱化,使其成为生产功能发达的重要工业基地。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北京、上海城市功能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上海日益发展成为集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经济中心城市,而北京在不断强化城市政治、文化功能的同时,又发展成为中国的新经济中心城市。 第四,城市地位、作用变化比较。 作为2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动力机制与城市功能转变差异的结果,北京、上海城市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异同的最终体现。1 840年以前,北京位于中国封建城市体系的中心,而上海却位于这一体系的边缘,两城市地位的悬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1840年以后,独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背景使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东方心脏”。而北京政治地位却不断下降,1927年以后甚至2由首都降为地方政治中心城市。1949年以后,首都地位的恢复使北京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全面提升,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和第二位的经济中心城市。而上海功能的单一化却使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机制与经济机制的良性互动使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与文化中心地位都不断增强,而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也不断上升,从而使两城币分别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城市。 第五,北京、上海的城市—区域关系比较。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0世纪以来北京、上海的发展演变必然对北京、上海的城市与区域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从城乡关系看,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的不同使近代上海的城乡关系较为明显地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而北京的城乡关系更多地体现农业时代的特征。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差异又使近代北京、上海所在地分别形成了北京一天津、上海一南京等两个典型的双中心城市体系。1949年
其他文献
化学信息学是在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而在近几年快速成长的一门化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高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在短缺经济时代,电力和其他商品一样属于供不应求,因此不存在营销观念,更谈不上建立市场营销体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逐步深化,社会经济迅速由“短缺”向“过剩”转换。办电
<正> 一古代埃及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中的第一个波浪,她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曾经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可以说她是人类文化的母亲。然而她是孤立的,和她那孤立的地理位置一样。尽管她的
<正>贵州省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是铜仁地区西部交通文化中心,与印江、凤冈、石阡、德江四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 230.5km2,辖27个乡镇561个行政村15 095万户,67
在系统统计2001—2009年矿山透水事故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事故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综合分析和统计图表法对事故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其中包括透水事故发生趋势的分析,以及透水事
本文介绍了相对湿度的含义以及航材洞库相对湿度的测定方法,同时分析了洞库潮湿的主要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航材洞库除湿的各种控制方法,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必将为航材的存储
<正>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空气与生命》是初中八年级下科学学科中综合性很强的一个主题。它涉及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也涉及实验设计和探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内容更为学生所关注。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政治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
土壤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砖窑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流域62个点的取样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流域土壤无机碳酸盐碳和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逊就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重要命题。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