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修复的半干旱地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循化县积石山黄河公园为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作为自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演变带动了城市,城市的发展反过来也在改变着河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河流的诉求越来越多,远超过河流的承载能力,河流只得反作用于城市,流域生态系统也变得脆弱不堪。相比较南方的湿润气候带的城市。半干旱的城市与河流的关系更加密切,其生境有其气候地域造成的特殊性,最为脆弱,急待生态修复路径的探索。但这确往往是被城市建造师忽略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半干旱气候下生态修复策略的梳理,实际案例的整合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来弥补这一空缺。如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在生态修复及相干概念中梳理出一套完整的规划与设计方式?半干旱地区的城市水空间的生态修复有何特征?整体的设计策略又是什么?景观如何与冷冰冰的生态技术进行融合发展,融入周边的城市与自然空间、也成为人们场地记忆的一部分。首先,本文以城市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将其理解为城市及其周边的水空间,整体所形成的范围,除水空间的自身特征以外,因城市化进程而具备城市的功能与特征,既包含了城市区域内的水空间,也包含了受到城市化影响较强的半城市化区域内的地表河流、渠道、湿地和坑塘,以及湖泊等空间及其周边空间。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图示分析等手段,梳理城市水空间概念、发展脉络,城市水空间体系的研究现状、面临的问题。其中,以黄河上游的半干旱河道为例,分析总结研究半干旱地区城市水空间的特征以及面临的发展问题。其次,在对城市水空间及半干旱地区城市水空间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从河流生态修复的角度进一步对水空间进行研究。具体来说,按照河流生态修复、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修复两个主要相关理论与实践体系进行研究。其中,以黄河上游半干旱地区河道自然空间特征与整治措施为例进行补充概述。从而对半干旱地区的城市水空间,从宏观到中观的生态修复路径进行分析总结。首先整体把控在自然和城市空间层面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河流自然特征的研究,对河流的本体进行生态修复。最后,将风景园林理论应用于实践,以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峡谷区沉积盆地的循化县积石山段落为例结合理论研究进行方案的整体设计,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具体来说,在宏观层面,包括半干旱地区城市水空间的自然空间,包括地质、水文、植被空间的特征;在中微观层面,包括半干旱特殊气候带条件下,实施生态修复、城河关系修复策略,以及在植被配置、景观营造等方面的特殊性。探索河流的生态与景观共同的价值,探索最适合于半干旱区的滨水景观创新的设计方法。一切都为了设计出更加符合本土,符合半干旱区自然、城市空间特征的动人景观。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地区的城市景观风貌有着趋同式的发展,从而导致当地景观在延续地域文化特色这一过程受阻。随着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们对城市新区域发展中的地域文化景观表现也越来越积极,但对于已在城市化发展早期建立的趋同式的景观,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当今社会已逐渐失去其在城市发展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展现城市特色风貌及历史的重要平台,其景观现状亦
学位
本论文对典型工业木质素进行有机溶剂分级、分级组分结构表征,将所获得的木质素组分和可降解塑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制备木质素/PBAT复合膜材料,并对所得到的复合膜材料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丙酮为溶剂,对针叶材木质素(SL)、阔叶材木质素(HL)和禾本科木质素(GL)进行溶解分级获得相应低分子量的木质素丙酮可溶组分(SSL、SHL和SGL)和高分子量的丙酮不溶组分(ISL、IH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螺旋藻所含营养十分丰富,其中藻蓝蛋白的提取为螺旋藻深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提取藻蓝蛋白主要以水为溶剂,提取率在10%左右,剩余部分(藻渣)约占原藻粉的40%,本研究以藻渣为原料,研究了藻渣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藻渣中活性物质的萃取工艺参数,研究了超临界萃取藻渣油中含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和藻渣油的部分生物活性,最后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藻渣油剩余物作为营养蛋白粉的可行性研究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