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尾水稻田回用田间效应及土壤安全性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当前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巨大,虽然污水处理技术有较大提高,但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我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存在着环境问题、灌溉用水问题。其中,农业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将其直接排放到河水,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因此,在我国南方平原水网区,将生活污水尾水等农村低污染水作为一种替代水源进行稻田灌溉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尾水合理的施用方式以及对水稻生长、环境安全性等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还不充分。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以池塘水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组,池塘水耦合氮肥和生活污水尾水耦合氮肥为实验组,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尾水回用对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水稻生长及产量和稻田土壤安全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土壤全氮、总磷、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土壤酶活性、重金属、盐分和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构成因子等指标,进行综合效应评估,得出最优的尾水回用模式,为保障土壤健康、为防治地下水的污染,有效利用城市污水尾水中的营养物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尾水回用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脲酶的活性可显著提高。2019年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尾水仅施蘖肥(STN)、尾水常规施肥(SN)、尾水减氮施肥(SRN)较常规施肥(CN)处理分别增加了1.25%、2.44%、11.19%,2020年分别增加了12.16%、10.59%、7.67%,2021年分别增加了6.38%、6.62%、13.04%;2019年STN、SN、SRN处理较CN处理微生物量分别碳增加了27.85%、33.5%、34.75%,2021年分别增加了23.3%、23.4%、14.43%;2019年处理STN、SN、SRN较CN处理微生物量氮分别增加了7.1%、10.46%、16.04%,2021年尾水灌溉STN、SN、SRN处理较CN处理分别增加了15.9%、36.8%、46.88%;2019年和2021年年脲酶活性STN、SN、SRN较CN分别增加了46.03%、34.92%、51.61%和2.01%、0.98%、2.94%。通过2021年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相关性分析,有机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和脲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和0.939,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尾水灌溉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尾水回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土壤肥力,但在回用过程中,应根据尾水水质差异性,进行适量、适度使用。(2)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村生活污水尾水和池塘水耦合氮肥回用于稻田,对水稻生物量及物质分配和产量及处理构成因子的影响,发现生活污水尾水灌溉耦合氮肥施用,对水稻叶绿素、分蘖数、植被覆盖率(NDVI)、株高、总干质量、穗数、穗粒数以及产量等均有促进作用,2019年尾水常规施肥(SN)和尾水减氮施肥(SRN)较常规灌施肥(CN)产量增加了8.54%和6.28%,2021年STN、SN、SRN较CN处理分别增加了13.99%、32.55%、17.7%。尾水灌溉的效果堪比池塘水耦合氮肥的效果。这说明农村生活污水尾水在农业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尾水灌溉农田不仅可以节省水资源的用量、有效降低其环境风险,还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产量,从而间接节约化肥投入,对节约水肥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3)尾水处理组收获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符合《土壤环境质量》(GB 15618-2018)标准的限量要求,尾水灌溉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和中量及微量元素的浓度随着年份的增加出现累积的现象,短期内影响不显著,但长期灌溉可能会有重金属累积的风险。土壤盐分随着深度的增加出现增加的趋势,2019年土壤盐分SN较CN处理增加了7.92%;2020年SN和SRN较CN处理分别增加了66.67和63.68%;2021年在10~20 cm土层SN较CN处理增加了37.66%;尾水灌溉处理增幅较高于池塘水灌溉,且在0~30 cm均在增加。因此,应通过长期田间试验,确定尾水灌溉发生重金属和盐分累积风险的大小,保证尾水回用的土壤安全性。综上所述,生活污水尾水灌溉稻田不仅能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而且还能改善土壤养分,减少化肥施用量,显著提高氮肥农学效率,短期的尾水灌溉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盐分的积累,但其长期效应需密切关注。尾水回用农田利大于弊,值得应用于稻田或农田的灌溉。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快速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对自然资源盲目、掠夺性的开发,加之超出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长期利用,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以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学已成为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本研究以阴山北麓地区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以农田和当地天然草地为对照,分析弃耕演替初期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变化,
学位
阿贵庙自然保护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是以自然生态及野生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当地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将对该保护区进行公园化管理并开展旅游业。因此,对该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由于1983年该保护区的种子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提供了宝贵的数据,通过本次调查明确该保护区40年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变化,初步探讨变化的原因,并明确指出现有观赏价值
学位
学位
对网络恶意流量的检测是当今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它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安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网站系统使用了加密技术与用户互传数据,加密技术一方面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不泄露和不受非法监听,但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该技术也使得黑客攻击变得隐蔽,检测难度增大。现有技术主要研究了加密流量整体特征,针对家族化恶意软件较长时间的攻击特征有学习和检测效果,但针对现今恶意攻击复杂多样化的发
学位
学位
黄壤是贵州旱粮作物生产的主要土壤类型,其旱粮产量占全省旱粮产量的60%左右,但是黄壤肥力低下的现存问题限制了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将废弃秸秆高值化利用与黄壤培肥有机结合,本研究以油菜、水稻和玉米秸秆500℃炭化得到的3种秸秆生物质炭为添加材料,以贵州省典型低肥力黄壤为改良对象,通过两年的室内培养试验,分析比较不同添加量(0%、1%、2%和4%)下,与黄壤肥力紧密相关的土壤p H、养分含量和关键
学位
学位
湿地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乌梁素海湖泊湿地是世界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湿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拉西亚迁飞路线和中亚迁飞路线重要的繁殖地。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对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的过度开发导致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同时乌梁素海生态补给水量减少,造成乌梁素海湿地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沼泽化进程加快。对乌梁
学位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频繁的采矿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内蒙古西部地区铬矿资源丰富,常年的开采导致了矿区周边土壤环境的铬污染比较严重,威胁着动物、植物和人体的健康,因此急需开发快速有效的土壤铬污染修复技术。纳米级别的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效应、优越的小尺寸效应,且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吸附性和络合能力,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常被用作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近些年很多研究表明纳米零价铁材料对土壤铬污染
学位
草地牧草的识别与分类是草原荒漠化治理和数字化监控的重要环节,有效识别牧草种类可以为解决草原荒漠化问题提供较大帮助。高光谱成像技术是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结合的多维信息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提取图像信息和光谱维度信息,从而提高成像的精度与可靠性并加强对物体的识别探测能力。因此本文尝试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解决草地牧草的识别分类问题。首先使用高光谱设备实地拍摄草地牧草图像并建立数据库,然后提取草地牧草高光谱图像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