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气态配合物KLnCl4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稀土液态或固态配合物的性质,如稳定常数、分离系数、ΔrGmθ、ΔrHmθ、ΔrSmθ、晶格常数等,对其原子序数或离子基态作图,则存在如钆断、四分组效应、斜w效应等规律性。但是对于稀土气态配合物KLnCl4还没有类似的系统研究,其原因是缺少包括全部稀土元素在内的热力学性质数据。稀土气态配合物已广泛应用于激光材料、发光材料、无水氯化稀土的制备,近期更将其用于火法分离混合稀土。而稀土气态配合物的热力学研究还仅限于少数几个元素,上述应用缺乏理论指导。因此,无论从完善稀土化学理论的角度,还是从为其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的角度,系统的研究稀土气态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用于化学气相传输反应的无水稀土氯化物的制备。本文采用过量氯化铵低温氯化法制备无水稀土氯化物。从保护气氛、装料方式、氯化温度等方面对氯化铵氯化稀土的条件进行探索,得到最佳氯化条件为:采用层铺法的装料方式,温度340℃,在空气气氛中进行氯化焙烧40min。同时探索了稀土氧化物的氯化机理。结果表明CeO2的氯化表现出特殊性,主要反应为CeO2与固态NH4Cl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其余稀土元素的氯化机理相似,都是氯化铵的热解产物HCl氯化稀土氧化物为该实验的主要反应,同时伴随少量NH4Cl直接参与氯化的反应。第二部分是用化学气相传输法对稀土氯化物与氯化钾生成的气态配合物的反应LnCl3(g)+KCl(g)=KLnCl4(g)(Ln=Sc~Eu)进行研究,在1073~1323K温度范围内选取六个实验温度,由化学气相传输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稀土气态配合物KLnCl4在不同温度的稳定常数及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进而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反应的焓变ΔrHmθ和熵变ΔrSmθ。实验结果显示:(1)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气态配合物在高温更易分解。(2)配合反应的ΔrHmθ为负值,说明该类型的配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熵变ΔrSmθ<0。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θ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表明气态配合物KLnCl4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从La~Eu,气态配合物的焓变ΔrHmθ和熵变ΔrSmθ先是从La到Nd逐渐升高,到Sm、Eu处出现转折。(4)和镧系位于同一族的Sc和Y的气态配合物KLnCl4的热力学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在本研究所有稀土元素中,KScCl4的焓变和熵变最小。KYCl4的焓变和熵变接近于重稀土的焓变和熵变。(5)配合反应能够大幅度提高稀土氯化物LnCl3的挥发性但却降低配位体KCl的挥发性。随着温度升高,LnCl3的提高系数有降低的趋势,KCl的挥发性降低程度有减小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以无机纳米填料SiO2粒子在(PEO)8LiClO4-SiO2复合物中的生长过程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聚合物与锂盐对TEOS水解反应与SiO2粒子生长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TEOS水解反应条件,
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PW91方法,对铁离子配合物[Fe(H2O)m(OH)n]x(m+n=4,5,6)的可能构型进行优化计算,分析比较了优化结果的几何构型、电荷布居以及能量;从Mg2+和Fe3+与
随着绿色化学的倡导,“绿色催化”这一全新的概念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固体超强酸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低腐蚀、低污染以及容易与反应物分离、可重复利用、热稳定性好等特点,
本文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含有双炔官能团的有机二酸二丙炔醇酯的合成与表征;2.同核及异核炔桥二元多面体羰基簇合物的合成。在得到的8个化合物中,2个是新合成的有机双炔化合物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氨气作为众多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它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对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以其无污染、低能耗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染整加工技术,具有染色速度快,
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成的金属-氧簇类化合物。由于多金属氧酸盐具有确定的结构,多样化的组成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其组成元素几乎可包括周
Al8B4C7这种三元化合物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含碳耐火材料用的抗氧化剂,而且还可以提高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水化能力。目前已有的合成Al8B4C7的方法,虽然可合成比较纯的Al8B4C7,但提
量子化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科学理论和多种计算方法。其中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的从头计算法,半经验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为了解决传统的从头计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