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Graves病患者ATD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治疗几乎一直是除北美外全球Graves病(Graves’disease,GD)的首选治疗方式,但ATD治疗最大的问题是停药后的高复发率。本研究评估ATD治疗后GD复发的临床预测因素,寻求恰当的时机停止药物治疗,减少复发。方法:本研究已通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件号:QYFYWZLL26351。收集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218例初治的GD患者,通过门诊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临床检验、检查,明确患者预后。把ATD停药时血清TSH水平等宽分为三个亚组,A组(0.55≤TSH<1.96m IU/L)、B组(1.96≤TSH<3.37m IU/L)以及C组(3.37≤TSH<4.78m IU/L)。分析比较各组年龄、性别、小剂量药物维持治疗时间及停药时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i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FT3/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等一般资料及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等差异。将年龄、性别、小剂量药物维持治疗时间及停药时血清FT3、FT4、FT3/FT4、TSH、TRAb作为自变量,预后作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寻找与GD复发相关的因素,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价GD患者ATD治疗停药后各因素与GD复发的关系。结果:1.218例Graves病年龄范围为14-76岁,<40岁的患者占54.13%,≥40岁患者占45.87%,女性占79.36%,男性占20.64%。停药时192例患者(88.07%)TRAb正常,18例患者(8.26%)TRAb高,8例患者(3.67%)缺失。小剂量药物维持治疗时长<6个月的患者70例(32.11%),≥6个月的患者147例(占62.73%),维持时间不详1例(0.46%)。停药时FT3的中位数为4.58 m IU/L,FT4的中位数为14.44 m IU/L,TSH的中位数为1.98 m IU/L,FT3/FT4的中位数为0.32。2.GD患者ATD治疗停药后是否复发与年龄、性别、停药时血清FT3、FT4、FT3/FT4无关。3.ATD停药时血清TSH值作为连续型变量时,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Graves病的复发与TSH值具有相关性(HR=0.55,95%CI=0.40-0.75,P=0.00),即TSH每上升1 m IU/L,复发风险下降45%。将TSH三等分处理看作分类变量,B组范围内的GD病人复发风险较A组下降57%(HR=0.43,95%CI=0.22-0.86,P=0.02),C组较A组下降93%(HR=0.07,95%CI=0.01-0.51,P=0.01),B组与C组的预后未见明显差别(P>0.05)。4.GD患者经ATD治疗是否复发与停药时血清TRAb水平相关(HR=2.99,95%CI=1.43-6.22,P=0.00)。5.GD患者经ATD治疗是否复发与小剂量药物维持治疗时间有关(HR=0.53,95%CI=0.31-0.94,P=0.03)。结论:1.Graves病患者停药时血清TSH是一个独立保护因素,停药时血清TSH水平值对停药后复发可起到较好的风险预测,较高水平的TSH浓度(1.96≤TSH<4.78m IU/L)或可作为Graves病患者停药合适时机的选择依据。2.Graves病患者ATD治疗停药时血清TRAb水平与预后相关,血清TRAb异常者复发的风险是水平正常患者的2.99倍。3.Graves病患者药物维持治疗时间<6个月的复发风险是≥6个月患者的1.89倍。4.Graves病患者ATD小剂量药物治疗维持期至少6个月,停药时血清1.96≤TSH<4.78m IU/L、TRAb阴性时复发风险较低。5.Graves病患者年龄、性别及停药时血清FT3、FT4、FT3/FT4与Graves病预后无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高达25%的人群处于病毒感染(Viral hepatitis)、酒精性(Alcoholic hepatiti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等。肝脏疾病所引起的终末器官衰竭导致的死亡人数日益增加,多数情况下,肝移植(Liver translation)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肝脏脂肪变性、供体年龄、器官缺血时间和器官自我恢复
目的:通过检测聚己内酯+明胶+10 wt%银纳米离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敷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聚己内酯+明胶+10 wt%银纳米离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敷料安全应用于临床提供保障,为新型创面敷料生物相容性的全面检测提供新思路。方法:1.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明胶+10 wt%银纳米离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电镜下观察结构。2.体外毒性检测:将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接种至含有载玻片的培养板、聚己内酯+明胶
目的:可变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AS)事件是前体RNA转录后修饰的重要形式,人类超过90%的基因被AS事件修饰。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AS事件在人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聚焦于恶性肿瘤中AS事件的全基因组分析,并发现AS事件可以作为恶性肿瘤可靠的预后生物标志物。然而,作为青少年
目的:对比分析涎腺良恶性肿瘤的多模态超声形态学特征参数,探讨多模态超声鉴别诊断涎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5年8月-2020年3月因发现面部肿物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腹部超声科检查的121例患者,共133个病灶的多模态超声声像图。分析比较133个涎腺病灶的多模态超声形态学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定性特征参数;然后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作为自变量,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因变量,建立3个诊断
目的:通过调查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相关特征、CA患病相关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了解MSM人群CA患病情况及患病后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该人群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影响CA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为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控制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的将MSM人群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及Vit B12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相关性。探索AD患者中引起痴呆的相关因素。讨论在老年人群中监测Hcy、叶酸、Vit B12浓度对AD的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模式能否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9月至2015年5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IB2和IIA2期(按照FIGO 2009临床分期标准)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94例,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组(NACT+RS)患者131例,直接行根治性
目的:通过比较眶隔固定切开法重睑术(眶隔后壁-皮肤缝合)和经典切开法重睑术(睑板前筋膜-皮肤缝合)的重睑术后形态、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分析两种重睑术式的适应症及局限性,探讨眶隔固定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疗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美容整形外科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60例单睑年轻女性求美者,根据入院记录内容、术后手术记录内容及询问主刀医师,确定受术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将采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 RNAs(miRNAs)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以往有关miRNAs与扁平苔藓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腔扁平苔藓(OLP)上,而对皮肤扁平苔藓(LP)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检测miRNA-137、miRNA-125b、miRNA-138及其下游靶蛋白环氧化酶-2(COX-2)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NET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G-NET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