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锋派”作为一个批评话语建构下的产物,在概念的生成过程中就同批评有密切关系。自马原出现以来,关注这类青年作家、对这类作家进行批评,并赋予其文学史意义的批评家形成了“先锋派批评”。“先锋派批评”主要由包含吴亮、程德培、李劼的“狮驼山批评”、包含张颐武、陈晓明、王宁的“后现代主义批评”及90年代后的吴义勤、张清华等批评家组成。其中,“狮驼山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这两派批评家分处上海和北京,在批评时间上一前一后,基本完成了对于现今“先锋派”概念的建构过程。而这两派批评家在学科素养、批评诉求上的不同,造成前者更注重“形式”的印象式批评,与后者更注重“后现代性”的学院派批评的结果。他们的批评落脚点深刻影响着“先锋派”概念的呈现,一定程度上来说也造成了对“先锋派”形象展示的“窄化”和“投射”。可以说批评建构了“先锋派”,或者说“先锋派”的发展借助了批评的力量,但这些年轻的批评家同样需要借“先锋派”表达自我。这两派评价家分别借“先锋派”表达了以“形式变革”反抗“工具论”的意识,和借“先锋派”推行并试验“后现代主义”的研究需要。所以,采用知识考古的方法,以回到文学现场的形式,分析“先锋派批评”对于“先锋派”的建构历程,将实现对于“先锋派”的祛魅。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释了“先锋派”概念的多样化和此问题所造成的困扰。进而对“先锋派批评”进行概念界定,并同“先锋批评”或“新潮批评”的概念进行区别与对比。同时对于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本文的学术期待进行定位。第一章以时间为轴梳理了在批评作用下“先锋派”概念的源起与演变过程。“先锋派”从1985年起经历了“先锋派”的代指(1985-1987)、“先锋派”的混指(1988-1989)、“先锋派”的泛指与特指(90年代后)三个时期。“先锋派”这个概念经历了未产生“先锋派”时被同“探索小说”等概念一锅端的代指期,吴亮等人提出“先锋文学”的口号,却混指所有“新小说”的混指期,以及以“实验小说”“后新潮小说”表达“先锋派”的意义,与形成“先锋派小说”的概念和“先锋思潮”的大概念的泛指与特指期这三个过程。第二章重点梳理了“狮驼山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对“先锋派”的批评历程。“狮驼山批评”作为明确“先锋派”“形式变革”这一特色的旗手,强调“怎么写”,但他们对于“先锋派”的界定范围远大于现今的概念所指。“后现代主义批评家”主要借由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横向移植,赋予了“先锋派”“文本游戏”的后现代主义意义,确认了“先锋派”的地位和作用,并使得“先锋派”所指逐渐明晰,基本划定了这个流派的作家范围。第三章的重点在于评析“狮驼山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的批评特色,并挖掘其批评的出发点与历史意图。印象式批评与学院派批评这两种批评模式,分别反映的是批评家以“形式变革”反抗“工具论”禁锢的意识,与在研究“后现代主义”过程中借“先锋派”而实现“理论试用”的目的。在这一章,我们能明显看到批评家借由“先锋派”而表达自我的特色。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批评在建构“先锋派”过程中形成的刻板印象。文学史碎片式撷取了批评的观点,这造成了对于“先锋派”的窄化和投射。从文学史的角度而言,就是放大了狮驼山批评对于“先锋派”形式意义的分析,又截取了后现代主义批评对于“先锋派”颠覆传统、消除意义的评价以及由此衍生的无视读者的观点。这些与作家的实际不完全贴合的刻板印象,在作家研究和前史研究下,可以还原为一个更立体的“先锋派”。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重点阐释了批评对于“先锋派”的建构历程及限制性,同时谈及批评与作家的关系问题,与“小圈子”的文学现象,最后落脚于“先锋派”与纯文学的标签化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