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与潘天寿花鸟画绘画笔法、章法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绘画艺术上,齐白石与潘天寿是二十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两位艺术大师,他们是中国近代绘画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者,也是中国近代绘画的革新者,他们的绘画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今的当代花鸟画。他们在学习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和章法开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风格。  齐白石与潘天寿可以说是同处于一个时代,他们都经历了三个朝代的更替——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正是中国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的转变时期,也是人们意识形态转变时期,所以,新与旧,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或许,从他俩身上,我们可以略窥当时社会的变革所引起的中国画变革,以致对当今中国花鸟画的影响。  在艺术风格上,虽然他们二人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熏陶,都是八大、青藤、石涛的忠实膜拜者,但是他们所表现的绘画风格却是截然不同的。齐白石和潘天寿,一个平淡天真、一任自然,一个奇崛雄浑,险中求平。通常来说,画家的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跟他自身性格、生活经历、审美倾向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画家再通过他们的绘画语言在画面上表现出他们的艺术风格,而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有它自己的特有的表现形式,即用笔、墨法、章法(构图)、设色。而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的构成要素上,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以面造型,中国画是以线造型,线条是中国画最核心的构成元素,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而线条总是伴随着画家的用笔而形成的,这就是谢赫“六法”中,除了画品的最高要求“气韵生动”之后接下来就是“骨法用笔”。而至于章法的布局安排,谢赫定义为“经营位置”,唐代张彦远认为是“画之总要”,它体现了一个画家最初的构思,凝聚着画家的匠心,是画家表达自己主题在画面上空间表现。  所以,要了解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都要从他们的自身性格、生活经历、,审美趣味和他们的绘画语言去了解,而绘画语言是通过画面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要了解齐白石和潘天寿的绘画语言就必去研究他们绘画在画面上的表现形式。  此文将从齐白石和潘天寿的生平经历、用笔、章法(构图)三个主要方面来具体比较他们的绘画艺术风格。  画品如人品,本文第一章将简述齐白石和潘天寿的生平经历,从他们的经历到他们性格的形成来看他们的最终绘画风格和画品的形成。  中国画自古是书画同源,本文第二章将从以书入画的角度来对比他们二人的绘画用笔的形成。  章法构图在古代画论里被称为“画之总要”,第三章将比较齐白石和潘天寿的绘画构图。  最后得出结论,在绘画上,他们都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醉心青藤、八大、石涛的笔墨趣味,但他们的艺术风格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奇崛雄浑,一个平正自然,这或许跟他们性格和幼年时的经历有关。绘画用笔上,潘天寿以隶书入画,雄健凝练,齐白石以篆笔入画,平直而刚。  虽然,他们的艺术风格,绘画技法各有不同,但是,他们艺术品格却是一样的,有着对自己民族文化强烈的责任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师古人之迹,亦师古人之心,师古而开今,将古人之法化为己用。  正所谓画品如人品,“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正因为齐白石和潘天寿都有着这样崇高的品格,无论他们的绘画风格怎么样,他们的画品终究是高的。看似他们的绘画追求殊途,实际上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同归的。
其他文献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商战电视剧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电视剧类型,获得了可观的商业回报和市场口碑。从社会现实指向而言,研究商贾电视剧的表现与影响,探索商贾电视剧如何反映社会现
期刊
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在不断的延伸,科学网络技术在生活中被大量应用。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不再受约束。新媒体艺术在这种环境中迅速发展了技术。在此同时人类的生活和艺术审美等方式的关注点和理解方式发生改变,这种时代性的变化让社会人群引起广泛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与艺术的相互结合,主要来源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且结合现今高新技术,如交互技术、实时渲染技术和沉浸技术等。让画面所构建出来的虚拟环
学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改革和开放,建筑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基于“项目法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两层分离”使
期刊
期刊
现代主义意味着艺术进步的观点,同时也是一盏“黑暗的明灯”,在黑暗之中,人们无法评判,因为艺术上失去了评判的标准。本文聚焦于1948年,两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他们是抽象表现主义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音乐剧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发展,1982年在北京上演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称为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剧作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多部原创音乐剧相继问
作为国家标准的(GB50500-2003)已由建设部于2003年2月17日发布,自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入了实质性的改革阶段,预示着在
□建筑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进程□建筑业推动了城乡共同进步建筑业是江苏省江都市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