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NSS数据的区域大气负荷对重力变化影响特征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表面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隆起、凹陷、倾斜、错动等现象及其相应的变化量总的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球内部质量变化所引起的地球内部岩层变形、或地壳板块的运动;二是地球外部条件对地球本身所造成的影响,比如地球表层包围的大气层、高海拔处的冰川积雪、地面不同深处的土壤水、大量水体圈等因素造成的非构造负荷形变。随着近代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理论方法的日渐完善,经过许多学者关于负荷影响的研究表明,大气压所引起的地表负荷对地球重力场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以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利用GNSS数据,采用周期重构等方法计算了区域内站点大地高的线性变化趋势,分析了站点各自的特征变化。利用大气数据,采用负荷理论方法,计算了区域内高精度大气负荷重力变化点值,分析了大气压与重力变化的关系及特征。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重力变化格值及其区域变迁图,分析了具体地区呈现的最值特性。利用GNSS站点的大地高和区域重力变化点值,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GSGL站点大地高变化趋势相对于其他站点更为明显,而GSML站点的变化趋势最为平缓。其中两者的线性变化速率分别为1.26 mm/a和-0.28 mm/a,两者的周期重构标准差分别为5.24 mm和-0.38 mm。GSGL站点在2014、2015和2016年内的峰值波动较大,分别为12.23 mm、8.23 mm和10.10 mm,且出现的时间也不同。GSGL站、GSGT站和GSML站点年变化幅度最大都出现在2014年。(2)GNSS站点的大地高经过周期重构后的变化趋势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即春、夏季增大,秋、冬季减小。除了GSGL站点特征值出现的时间差别较大外,GSGT站峰值出现的时期2012年是7月份,2013-2017年的峰值都是6月份。GSML站峰值出现的时期较为显著的是2013年及2014年的8月,2016年的11月。GSMQ站峰值出现的时期较为显著的是2012年及2013年的6月,2016年及2017年的7月。GSGT站和GSML站的谷值大约是在每年的11月。GSMQ站的谷值在2012-2017年间出现时期有较大差异,其中2013年及2017年在9月达到谷值,2015年及2016年在10月达到谷值,2012年及2014年在8月及7月达到谷值。(3)大气负荷重力变化区域差异性较大。其中以民勤县及周边区域代表的东北部地区呈现最大值,以张掖为代表的西北部地区呈现最小值,这种地区差异性在6年的时间跨度内基本保持不变。存在差异性的同时季节周期特性也较为明显,即春、夏季为增大趋势而秋、冬季呈现减小趋势。经进一步的统计,结果表明4个站点的重力变化均值分别为:2.75 u Gal、3.46 u Gal、3.10 u Gal和3.58 u Gal。(4)GNSS站点大地高月变化与大气负荷重力变化整体呈现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GSGL站点的体现略有差异:此站点在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出现了负相关关系。GSGT站、GSML站和GSMQ站在具有正相关关系的同时还表现存在一定时期的滞后性。其中GSGT站的大地高峰值较重力变化滞后一个月、GSML站和GSMQ站在2013年和2016年也出现了滞后现象。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由于salen型化合物易发生水解以及交换反应,一种新颖的salen型衍生物salamo已被开发出来,且其在超分子结构、催化、电化学传导、发光和磁性材料以及生物领域中具有优异的性能。在本论文中,设计并合成了两种非对称salamo型配体H2L1和H2L2,并培养了它们的四个过渡金属(Ⅱ)配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了这四个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随后利用元素分析法、IR、UV-vis、Hirshfe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