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统一”——建国十七年中国建筑教育发展进程浅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界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今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来说,外籍建筑师或接受过国外建筑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占据顶尖设计师绝大部分比例,人们不禁对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提出质疑,又何为中国建筑教育改革的方向。面对改革,我们需要追本溯源,首先从源头上理清造成当今中国建筑教育纷杂现状的原因。本文以整体脉络为纲,分析中国建筑教育在建国十七年中从“多源”到“统一”的演变过程,以当时建筑教育亲身经历者的采访为调研依据,查阅相关历史档案进行实际论证,对建国十七年的中国建筑教育概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论文主体由建国十七年中国建筑教育历史背景、教育制度统一化、教学思想演变、高校之间特点对比四部分核心章节组成。历史背景是研究主线,也是造成中国建筑教育变化的原因;教育制度统一化及教学思想演变是具体的内容;高校之间的特点比较是全文的升华,论述统一大背景下存在着的院校差异。  本文中,建国十七年中国建筑教育从“多源”到“统一”的过程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全国建筑教育层面:1)、建筑教育制度变迁:政治主导学术的过程,通过对建筑教育有重大影响的政治运动研究,理解当时在政治运动中,全国建筑教育制度的统一化过程。2)、设计教学思想的演变:从“民族形势”下的复古主义到1960年代的实用功能主义,设计教学思想的演变一定程度下可以理解为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  二、高校建筑教育层面:主要研究当时“老八校”之间教学思想不同特点,着重研究不同的建筑教育模式,通过对比建国十七年统一化进程中各院校不同的演变过程,可以具体得出“多源“到“统一”的实质。  根据当时真实参与者的采访,对当时的教育现状作出些许还原,为本文提供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当时的建筑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制度也做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人口、产业、资源等各种要素的核心集聚地而变得日益复杂,同时,中心区还面临着各种城市问题和空间资源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如何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建筑行业能耗总量约占全社会总能耗量的1/3,其能耗
该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明确未来中等教育改革具体内容的前提下,简略回顾了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中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提出了中国现阶段中
该文在绪论与第一章中回顾、分析了现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及思想基础;在第二至第五章中分别以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艺术等流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西安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在当前的现代生活中,它在诸多方面都已不再能够满足作为一个公共博物馆的要求,对其实施保护与更新计划势在必行.该论文就是旨
论文试图阐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概念,论述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依据、原则和基本布置形式,重点论述小区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并通过实例研究得出小区公建的
画院是以中国画创作为主兼具有收藏、展示、研究和教学等基本功能的美术机构。客观上,当代语境下的新型画院同古代的画院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严格意义上并不是那种宫内衙署机构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的清真寺不能满足人数日益增长的穆斯林的需要,新一轮的清真寺建设悄然掀起。而目前中国对清真寺设计观念、策略和知识基础的系统研究明显不足,如何本土化
建筑造型中的虚实处理是建筑形式的重要手法之一.该文以建筑造型虚实处理手法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发展和建筑要素构成的角度上研究了各种建筑造型的虚实处理手法,并深入探讨了
界画本意是指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绘图技法,后逐渐演变成为建筑图画的代名词.该文从界画的名称及其涵意的考证、定义入手,通过对界画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的考察,从建筑图不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