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造拓扑超导体中寻找马约拉纳费米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er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约拉纳费米子是一种奇异的粒子,它与它的反粒子完全相同。在凝聚态物理中,马约拉纳费米子会以准粒子的形式出现在拓扑超导体中,并且具有非阿贝尔统计性质,能够应用于可容错拓扑量子计算,使得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前景大大提升。然而,自然界中尚未找到确定的拓扑超导体。因此,我们另辟蹊径,将拓扑绝缘体与超导体制备成异质结。在异质结中,表面的拓扑绝缘体具备拓扑表面态,而底层的超导体则将其超导电性通过近邻效应传递给拓扑表面态,从而形成拓扑超导体。在这个系统中外加磁场,在表面激发量子磁通涡旋,就能在涡旋中心探测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制备人造拓扑绝缘体并在其中研究马约拉纳费米子的两个主要技术难点:一,寻找合适的制备异质结的材料;二,探索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性质。2012年,我们组的研究者成功在超导体NbSe2上外延生长了高质量的拓扑绝缘体薄膜Bi2Se3,迈出了制备异质结的重要第一步。随后的几年中,该团队又在NbSe2上外延生长了高质量的拓扑绝缘体薄膜Bi2Te3,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了异质结表面涡旋中心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一系列实验证据。凝聚态中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是一种电子态,它的能量严格为零,因此也被称为马约拉纳零能模。然而,在涡旋中心存在着一些低能量的电子激发态。以现有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能量分辨率,无法直接从能量尺度上区分这些低能激发态与零能的马约拉纳费米子。这为直接探测马约拉纳费米子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研究发现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空间分布与涡旋中其他电子态有很大不同,进一步探测这些空间分布,马约拉纳费米子在该体系中的存在被首次证实。本文中,我们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寻找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新证据,并且探索可能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新平台。我们发现了涡旋中心处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自旋选择性安德烈夫反射这一过程,并利用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镜直接观测到了它的效应。这一工作是对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自旋性质的首次实验研究。它不仅是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又一有力证据,而且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探测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方法,甚至为如何调控马约拉纳费米子,使其服务于拓扑量子计算打下了一定基础。此外,我们探索了其它的人造拓扑超导体结构:在NbSe2上外延生长超薄Bi薄膜。我们系统分析了Bi薄膜的生长过程,并且在Bi(111)双层膜上探测到了边缘态与超导共存。这个结果拓宽了人造拓扑绝缘体的种类,为研究二维拓扑绝缘体增添了新的平台。最后,我们尝试在石墨烯表面外延生长本征拓扑超导体Fe1+yTe0.5Se0.5。对于这种三元化合物,我们研究了其不同组分的生长模式,并成功在石墨烯表面获得了FeTexSe1-x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疥疮膏治疗疥疮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患者外涂疥疮膏,纱布包药,边烤药油边擦患处,1日1次,观察疗效。结果:经1疗程治疗,治愈93例,占93%;显效7例,其中5例又经1疗程治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应用彩超和CT显示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并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对比
儿童监护司法干预机制的完善,不仅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儿童人身与财产权利的保障。本文在厘清新加坡儿童监护法律渊源基础上,阐明新加坡相关法律对儿童监护含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上八邪(电针)、十宣放血为主,配合普通针刺法;
为实现航空集装板陆空联运中的快速、无缝转运衔接,文中以某多式联运整装整卸托盘装置为研究对象,对装置的布置方式及关键部件的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危险工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
全球化与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使人类的交往活动空前活跃,但它并未带来全球信息传播秩序的根本变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占有绝对的霸主地位。越来
<正>8月30号,诸暨市大唐袜业指数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此次指数发布,在我国袜业领域尚属首次。大唐袜业指数的编制和发布,为我国袜业行业提供了一个反映国内袜业行情动态的指
<正>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纠纷大量涌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社会控制机制相对削弱和社会治理体制相对
“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研究起步时间并不长,一些专家学者积极开展此方面思考和探索,也取得一些优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高职教育协同“走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