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桩换热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桩是一种利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制冷的能源技术。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对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缺乏较为系统的分析,有关冬、夏两季换热性能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土体热物性参数测量实验结果,建立能量桩三维仿真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夏季与冬季工况下相关因素对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最后对能量桩在工程中的应用预期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土体热物性参数的测量实验表明:土体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含水率对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大于比热容。2、夏季工况下能量桩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分析表明:1)随着能量桩连续运行时间的增加,能量桩换热性能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2)流速、入口水温的增大有利于换热,但流速过大会增加能耗,水温过高则不利于热泵机组的运行,单U型能量桩的流速宜控制在0.2-0.4m/s之间,入口水温宜控制在35℃-37℃之间。3)钢管的换热性能优于HDPE管,工程中可优先考虑采用钢管作为换热管。4)对比不同埋管形式(单U、W、双U)的能量桩:管道截面积相同,流量相同时,双U的换热性能指标(换热量、进出口温差、运行效率)最优。管道截面积相同,流速相同时,单U的运行效率最高,W的进出口温差最大,双U的换热量最大。管道截面积不同,流量及流速相同时,单U和双U相比,单U的运行效率最高,双U的换热量及进出口温差最大。5)管径增大有利于换热量及运行效率的增加,但出口水温随之升高,不利于热泵机组的运行,管径宜在27-32mm之间选取。6)随着桩长的增加,总换热量、进出口温差呈线性增大趋势,运行效率随桩长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桩径从0.6m增大到0.8m,各换热性能指标增大,超过0.8m以后,影响较小。桩长对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比桩径大。7)桩周土体的导热系数或比热容较大时更有利于换热。3、冬季工况下能量桩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与夏季工况对比表明:1)冬季工况下能量桩的各换热性能指标变化规律与夏季相同,但换热性能低于夏季。2)能量桩的运行效率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但冬季的减小幅度比夏季大。3)运行效率随换热温差的增大而增加,且冬季换热温差的增大引起的运行效率的增幅大于夏季。4、实际工程中的桩基础设置为能量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单根能量桩所能承担的最大负荷比,夏季为0.191%,冬季为0.171%。当全部桩基用作能量桩时,最大可承担负荷比,夏季为75.6%,冬季为67.7%。
其他文献
语文是小学生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等。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
目的:观察化痰通瘀解毒方(Huatan-Tongyu-Jiedu Decoction,HTJD)对人胃癌MKN-4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
伏马毒素B1(Fumonisin B1,FB1)多产自串珠镰刀菌等真菌,是一种污染广泛的霉菌毒素。FB1对多种动物具有毒性作用,如猪肺水肿、马脑白质软化,不仅危害动物健康,而且造成巨大经
受电弓稳定受流是高速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高速受电弓的稳定受流取决于受电弓的结构和强度。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归算质量模型作为受电弓的力学模型,进而研究受电弓的动态特性,而归算质量也是用来描述受电弓性能的重要参数。高速受电弓在运行时,主要承受空气阻力、弓网接触力和车辆振动等复杂交变载荷的作用,使得受电弓在运行周期内,产生疲劳裂纹或者断裂,所以,结构强度是受电弓正常受流的基础。本文在受电弓归算质量模型和铁
我国公路改扩建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中路桥过渡段加宽工程纵横向差异沉降特性及控制技术,以及桥台结构稳定性控制的研究不足。因此,本文依托莲株高速改扩建工程,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改高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工程中的路基纵横向差异沉降特性、桥台结构应力位移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低改高公路工程进行调研总结,认为旧路利用应考虑其设
夷陵版画是夷陵区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之一,同样也是三峡地区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内涵及取材,蕴含着极具民俗韵味的地域特色,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于2013年夷陵版画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文化的多元化,夷陵版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及社会环境。因此如何推动夷陵版画这一“非遗”的新发展和大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电化学、传质学、燃料电池科学和新能源技术等科学领域交叉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废水中的有机质获取电能的前沿电能生产与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项跨学科技术,所以系统学习和理解交叉学科知识对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科研事业的发展,财政作为资金保障持续跟上,而各大高校更是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科研力量,不断进行人才输出、知识输出和技术输出,科研资金规模也一度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十二五”期间,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已经达到了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55%,其中承担了 67%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年科
乳中最为重要的是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以及组成,但我国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较低,寻找调控乳蛋白、乳脂肪关键信号分子为提高奶牛乳品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METTL3(m
在信息时代,我国将信用规制作为新型治理工具是两个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它以社会信用文化、法治思维和信息治理经验为基础动力;另一方面,它以扩展政府的治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