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年轻育龄女性月经、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探讨地理气候、情绪、饮食偏嗜、睡眠、运动等因素对月经、中医体质的影响,从而分析月经病、偏颇体质的发生原因,为减少和预防月经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一般资料调查表、月经情况调查表、生活习惯调查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读女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上大学前后女大学生月经情况、中医体质类型并加以分析,探讨中医体质、月经情况与地理气候、情绪、饮食偏嗜、睡眠、运动等因素的关系。采用SPSS26.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性采用列联系数、Logistic回归、对应分析等。结果:1本研究共收到1663份有效问卷,其中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占11.7%;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占17.7%;北亚热带湿润区占14.0%;中亚热带湿润区占12.6%;南亚热带湿润区占6.2%;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占37.8%。2各地区女大学生初潮年龄大部分在12-14岁,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南亚热带湿润区初潮年龄较其他地区晚,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上大学前,各地区体质分布、月经情况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4对比同一地区上大学前后体质分布,北亚热带湿润区女大学生上大学后阳虚质、气虚质人数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比同一地区上大学前后月经情况,中亚热带湿润区女大学生上大学后月经过少人数增多,月经过多人数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上大学前后,同一体质类型女大学生月经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7女大学生体质分布、月经情况与情绪、饮食偏嗜、睡眠、运动差异等因素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方面:易惊、易怒、易恐人群均多见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嗜食甜人群多见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嗜食油腻人群多见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嗜食生冷人群多见阳虚质,嗜食酸、辣人群多见阴虚质,嗜食咸人群多见阴虚质、气虚质;睡眠不佳人群多见阴虚质;大运动量人群多见阳虚质,小运动量人群多见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月经方面:易怒人群多见经期延长,易惊人群多见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易思人群多见月经后期;嗜食辛辣、油腻人群多见月经后期;睡眠不佳人群多见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大运动量人群多见月经先期、月经过少、经期延长,小运动量人群多见经期延长。结论:1不同生活环境、习惯对女大学生初潮年龄具有一定影响。2不同生活环境、习惯对体质分布、月经情况具有一定影响。3体质类型与月经病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体质类型是某些月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不是必然因素。4北亚热带湿润区女大学生上大学后体质类型有明显变化,中亚热带湿润区女大学生上大学后月经病的分布有明显变化,其它地区女大学生上大学后体质类型、月经病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地理气候差异对体质、月经有一定影响。5情绪、饮食偏嗜、睡眠、运动与体质、月经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