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冰川地区水库水温预测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温是一个重要的水质因素,不仅生化耗氧和复氧过程与水的温度有关;而且水温和水生生态的关系更加密切,如水体中的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等对水温都非常敏感。水温的变化会给水库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水质、水生生物的生长及工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准确模拟预测水库水温的分布规律,对库区及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本文针对高寒冰川地区河段开展水温模拟预测研究,由于河段梯级调度运行,不仅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情势,同时对热量进行了时空分配,不同程度的引起了水温在沿程流域和水深上的梯度变化,对河道水生生态和下游农业用水等产生很大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MIKE3模型建立水库库区水温模型,假定两种入流水温方案,模拟预测三种典型年水库垂向二维水温分布和下泄水体水温分布过程。K水库5-10月为混合型分布,11-次年4月为表层低温的分层型分布;Q一、二级水库全年为混合型分布且水电站在联合运行时下泄水温不存在累积影响。从库区水温分布来看,各运行工况的差异主要在3-6月,枯水年水库内部水温相对偏低。2.依据水库坝前垂向水温分布,对发电出水口和生态弃水口下泄水温进行了分析。不同典型年工况下仅4月和5月的下泄水温有差别,最大温差在0.5℃左右,其他月份基本相同。在两种方案下,枯水年5-6月发电出水口下泄水温比坝址天然河道水温分别低2.1℃和1.8℃;冬季生态弃水口下泄水温比坝址天然河道水温高3.6℃,在桔水年5-6月生态弃水口比天然河道水温分别低1.8℃和1.9℃。3.在水库下游河道建立一维河道水温模型,预测下泄水体水温沿程分布。P水文站建库后水温与原天然河道对比,最大温差在枯水年12月,温差为1.3℃;在3-7月,建库后水温均低于天然河道水温,最大温差达-2.4。℃。4.以建库后水温与原天然河道水温为基础,预测建库后水温对下游河道的影响长度,平水年结果显示1月在30km左右,3-5月均超过了55km,其余月份均在lOkm内’恢复到天然河道水温。P-TKX河段水温沿程变化过程发现沿程水温与天然水温温差较小,对下游灌区及自然保护区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雷电侵入波陡度对变电站设备绝缘安全的影响及其限制措施,然后以广东韶关110kV五山变电站为例,采用ATP-DRAW软件对五山站雷电侵入波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五山
生态水文学是生态学的水文方面,是研究植物如何影响水文过程及水文过程如何影响植物分布和生长的水文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生态水文学重点研究陆地表层系统生态格局与生
学位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优化配置方案
  在推动设计理念创新,引领智能变电站工程技术进步方向,突出工业化设施定位,优化集成的原则下,以"两型一化"通用设计为载体,运用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积极合理运用新技术、新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全面推广,变电站运行环境安全变得至关重要。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可对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因素实现在线监测,保障变电站
  随着智能电网发展与推广,配电站点需要配置较多的自动化智能设备。同时智能变配电站内智能自动化设备需要站用电系统为其提供工作电源。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配电站点站用电
会议
滑坡涌浪灾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次生灾害,会给人类带来财产损失及安全隐患,因此,库区滑坡涌浪灾害一直受到重点关注。除了考虑滑坡体体积、滑坡体入水速度、滑坡角度及爬坡角度外,河道断面形态对库区波浪变化也较为显著。目前,已有学者通过物理实验及数值模拟简单阐述V形河道下波面高度及爬高的差异,但是缺乏对V形河谷不同影响因子进行定性分析,而V形河谷常见于山区河流中,所以开展V形河谷滑坡冲击波最大波面高度及最大爬
  无功补偿总回路工作电流处于总回路断路器额定电流的临界范围时,需要采取技术手段加以限制。提出了从优化并联电抗器的参数选择出发,利用电抗器的恒阻抗特点,合理选择电抗器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煤炭工业继续迅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强度明显增加,煤矿水害发生次数和人员伤亡数量居高不下。百色煤田右江矿务局目前是广西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在有效杜
  相比户外常规变电站及户内GIS变电站,本文着重论述35kV及110kV预装箱式变电站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及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