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彻·马丁》的人性主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戈尔丁是二十世纪英国杰出的诗人、宗教小说家、现代寓言家及人道主义者。其代表作《蝇王》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曾一度成为美国大学校园的畅销书。1983年,戈尔丁凭借其出色的写作风格以及其作品中对人类生存境况鞭辟入里的思考,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品彻·马丁》是戈尔丁的第三部小说,出版于1956年。虽然该部作品的影响要稍逊于他的旷世杰作《蝇王》,然而在这部作品中,戈尔丁另辟蹊径,以人死后的灵魂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用独特的视角描绘隐藏在人性中的残忍本能。因此,该小说的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哈德莱·马丁的军官在遭遇海难后流落荒岛,并在荒岛上艰难求生的故事。读者在初读之下往往会被主人公马丁的硬汉精神所触动。然而,作者在描写马丁与死亡极力斗争的同时,又通过穿插马丁的回忆,揭示马丁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自私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地地道道的恶棍。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甚至曾因为妒忌企图杀害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在礁石上艰难生存的动力实际上源自于他凶恶贪婪的人性。最终,马丁的意识化为龙虾的螯。与此同时戈尔丁也在小说最后告诉读者,其实马丁的肉体早在他落水后不久就死了,他在礁石上的经历实际上是一个罪恶的灵魂在炼狱里受折磨的过程。
  本文以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人性论为基础,解读马丁的人性以及种种行为,探究小说的人性主题。该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外,总共分为四个章节。绪论主要对戈尔丁的生平、创作以及《品彻·马丁》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品彻·马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述,由此展现本文的创新之处,并阐述论文的论点和论文框架。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介绍弗洛姆人性论的部分内容,着重论述了人性论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人性的救赎。第二章对主人公马丁的邪恶人性作出分析。该部分既指出马丁具有复杂的双重性格,同时也指出马丁邪恶欲望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第三章阐述马丁对邪恶人性的逃离。这一章指出马丁逃离邪恶人性的方式是通过死亡,并对马丁幻境中的生存进行分析。第四章探讨马丁邪恶人性的救赎,表明人性是可以被救赎的,爱与善是最好的方式。论文结论指出,戈尔丁通过塑造马丁这一人物形象,对潜藏在人性中的恶的本质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戈尔丁通过马丁的经历向世人阐述如下道理:其一,恶是人所固有的,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潜力。恶的人性可能使人刚毅不屈、百折不挠。其二,戈尔丁通过揭露人性恶的一面,规劝世人坚定对善良与爱的信仰,否则就会被内心的邪恶欲望所驱使,只有爱与善能救赎邪恶的人性。总而言之,在《品彻·马丁》中,戈尔丁借助对马丁邪恶人性的揭露和对人性救赎途径的探讨,表现了对现今社会人性问题的关注,并以此引发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对《品彻·马丁》的人性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为研究戈尔丁的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小说家。他独特的叙事实验开启了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收藏家》是他的处女作,出版于1963年。当时的英国处于战后重建时期,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在《收藏家》中,福尔斯不仅表达了科学对艺术禁锢的忧思,也表达了他对人性、自由和选择等伦理问题的思考。本文以《收藏家》为研究文本,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究小说中克莱格和米兰达的伦理选择,以及挖掘小说的伦理价值。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
学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国家软实力重要性认识的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发坚定。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英译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首先基于莫娜·贝克对译者风格的定义以及黄立波提出的平行模式,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的文本特征切入,对杨宪益、张光诚和杨孝明的三部京剧《白蛇传》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了考察。其次,按照尤金·奈达对文化的分类以及劳伦斯·韦努蒂和熊兵对翻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