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流域复合水系统演变情势及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汶河是黄河下游的支流,发源于莱芜市松崮山南麓的沙岸子村,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泰安两市。大汶河流域水资源具有年际、年内变化大,丰枯交替,旱涝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并且流域内险库、病库较多,汛期不敢充分蓄水,已建立的水利工程拦蓄水量较少,导致地表水拦蓄利用程度低。由于多年来大汶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较高,使得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地面沉陷、房屋斑裂、生态环境恶化等不良后果。近年来受工矿企业废污水、农业面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及其它污染源的影响,干支流水质污染日益加剧。随着泰安市、莱芜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大汶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研究,揭示复合水系统的作用规律,对于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用多种数学方法分别对大汶河流域泰安市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水资源子系统中的降水、天然径流、地下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天然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特征以及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特征;在社会经济子系统中,主要采用信息熵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布对流域用水结构的演变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在生态环境子系统中对大汶河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着重分析了由于人类对地下水无序、盲目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其次,在各子系统分别研究的基础上,又对其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缺水的经济损失计算模型,运用恢复费用法对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计算。最后,针对大汶河流域泰安市区域的水资源、环境及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利用Vensim软件,建立了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该系统模型,对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水资源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多种方案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可知,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在节水和治污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并提出了复合水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其他文献
河川径流是水资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科学管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都离不开径流的影响。河川径流的形成是一个
本文以地质资料库房智能管理工作需求为重心,对与地质资料库房智能相关技术和功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地质资料库房智能管理构想。该构想是集地质资料和库房管理多
在计算机专家系统中,对于分析处理模型、判断与推理模型、综合决策模型、工作方法模型等知识,一般采用将其编入计算机程序的方法,这意味着专家如果需要更新知识一定要通过计算机技术人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更新方法并展开了深入研究,即专家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录入知识,计算机进行识别后自动对知识进行编译从而完成更新,它与传统的更新方法相比提高了交互性、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本文以汉江上游的安康、旬阳水电站为研究对象,旬阳水电站上距已建的安康水电站65km。随着旬阳电站的建成,其正常蓄水位回水可达安康坝下,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安康水电站下游水位,重
筇竹(Qiongzhuea mmidinoda)是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珍稀竹种,是滇东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特征物种。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筇竹林退化严重,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目前
学位
紊流运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流动状态,许多工程中的流体力学问题需要用紊流理论进行求解。由于水流紊动机理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于其运动规律并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为了进
  为更好地服务于地质找矿工作,特别是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以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需求分析为导向,本着"边研究、边开发、边服务"的原则,开展整装勘查区实物地质资
Fox(winged helix/forkhead)基因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其FH结构域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根据相似性将其成员划分为FoxA-FoxS19个亚族。FH结构保守却功能多样,翻译后修饰可以
  本文在描述双层PDF及OCR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基础上,探讨了地质资料数字化图文数据双层PDF转换的意义;提出了转换方法的选择,并详细介绍了OCR数字加工系统,以及提高识别率的方
  本文对地质科研单位上交研究成果资料的电子文档、纸介质文档以及网上发单制作中存在的一些完整性、格式性等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强调研究报告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