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萨都剌诗歌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大王朝。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纵观元代诗坛,以萨都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诗人的出现,成为元代诗坛的一大亮点。其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有着丰富的文学地理意义,在元诗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萨都剌一生辗转于燕赵、荆楚、吴越、闽中等地,行走于南北之间。不同地理环境的社会、人文都成为萨都剌诗歌吟咏的对象。因此,萨都剌的创作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学地理内涵。从萨都剌的生平和游历空间来看,萨都剌跨越了南北自然气候带,多个地理区域。因此,理清萨都剌的游历路线,从中把握萨都剌诗歌的时空分布,进一步展示在不同地理环境对萨都剌诗歌分布的影响。在南北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萨都剌的诗歌风格也呈现出南北迥异的风格。萨都剌的早期诗歌受北方文化的影响,诗风以苍凉、质朴为主;中期诗歌,因萨都剌来往于南北之间,融合了南北地域文化,使得诗歌风格既刚健、又流丽清婉;萨都剌后期诗歌,因常年寓居南方,饱受南方自然地理环境和吴越文化的影响,诗歌风格富有南方韵味,清新秀丽。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萨都剌也对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书写。从自然环境看,萨都剌主要描写自然气候、地貌、物候,展现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诗歌中的“雨”意象,是萨都剌对长期生活在南方的深切感受,“雨”意象表现了萨都剌对南方气候的不适,对自身境遇的无奈。萨都剌生于北方,故他对北方气候的描写,多了一份亲切、自然之感。从人文环境来看,萨都剌诗歌主要刻画了南北迥异的社会日常生活、区域人际交往、人文景观等。因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萨都剌诗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也存在差异。在京都,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在南方主要描写江南悠闲的生活场景,展现江南生活的惬意。从区域人际交往与诗歌创作来看,萨都剌诗歌对北方和南方的区域的描写,突出了区域的地理位置、贸易经济和历史文化。区域的人际交往不仅使萨都剌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同时也影响了萨都剌诗歌的创作。自古以来,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人墨客书写性情,倾吐情志的对象。萨都剌游历南北,所到之处,必去寻觅人文景观。亭台楼阁、寺庙宗祠、逐臣遗迹,都演变为萨都剌笔下的诗词佳作,借以抒发怀古之思,感怀之情。萨都剌虽为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体现了萨都剌对民族融合的认同。萨都剌文学创作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对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反作用。其文学创作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地方志对萨都剌诗歌的记载,丰富了当地的文化;以及文人次韵萨都剌在游览吴山时期创作的《游吴山紫阳庵》,而编集的《龟峰唱和诗》。该诗集收录了从其他诗人次韵萨都剌的诗歌,数量颇多。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另外,萨都剌的其他诗歌也成为后世文人唱和的范式。萨都剌在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诗歌体裁丰富,风格多样。相对于元代诗歌贫乏的题材,平庸的艺术风格来说,萨都剌的文学创作为元代诗歌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萨都剌以南北地域的自然和人文为中心,在诗歌中展现了迥异于诗坛主流的诗歌。萨都剌以少数民族的北人身份,成为元代后期的重要文人。在萨都剌的诗歌中,南北地域文化的互相渗透与交融,使萨都剌的诗歌题材丰富,情感充沛,风格多样。因此,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萨都剌,不仅可以展现诗歌中的地理文化内涵,还能体现在萨都剌在元代诗坛的文学地位。
其他文献
在过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投资拉动,但随着劳动力人口下降、工资上涨、人口老龄化等,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再者,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政策趋紧形势下,中国未来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不再适用。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增长动力,而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员工是企业创造收益的重要来源,他们不仅仅是劳动者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开放度与成熟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受实体企业利润率不断下滑和金融领域高额投资回报率的双重影响,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活动成为普遍现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探讨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和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实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和
201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中简称《指导意见》),自此我国公司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实践慢慢推广开来。一直以来,外界都对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持较积极的态度,不少研究也表明其对提升公司基本面有着很好的效果,但市场中始终存在担忧的声音——由于这让更多人的利益与股票价格挂钩,公司除了努力改善业绩外,也有着操纵二级市场表现的动机。与此同时,在我国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兴的拥有权利担保融资方式,以其控制权不转移的优点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迅速发展,为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一把双刃剑,在监管环境和制约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必然存在负面的影响。首先存在股价下跌至警戒线控股股东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其次股权质押也很有可能成为控股股东实施利益侵占、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手段,而这种行为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控股股东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为企业之间并购重组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企业之间并购重组也因此迎来了更加宽松的环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指出: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应当进行减值
近年来,知识图谱的迅猛发展使得数据以更接近人类认知的形式被组织和理解,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资源。问答系统作为知识图谱的典型应用,利用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及其关系进行推理得到答案,它能够接受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问题,更好地理解用户提问的真实意图,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精确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本文以中华诗词为例,主要研究中华诗词领域知识图谱问答系统的两个关键技术:问句中的主题实体链接和
在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带动下,国家对乡村建设高度重视,投入百亿资金、增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建设。而传统村落中的容纳村民非物质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尤为重要,它承载着村落中各项民俗活动进行,更是构成村落肌理的关键要素。这类公共空间的保护应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部分。如何解决非遗文化无法落地、缺乏地域性特色、一次性或重复性建设等问题,是当前建筑学界研究不可忽视的重点。本文以西北典型的关中坮塬地区传统
本论文选取了低对称性的半刚性多羧酸配体3-(1-羧基-2-萘氧基)邻苯二甲酸(H3L1)和4-(1-羧基-2-萘氧基)邻苯二甲酸(H3L2),通过与不同金属盐及含氮辅助配体,在溶剂、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八种新的配位聚合物。在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例如X-射线单晶衍射、IR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稳定性分析、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PXRD))的基础上,又对这些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光学性能(固体/液体紫外和固
为弥补成文法固有的滞后性、抽象性等局限,解决案件审理中暴露出的“同案不同判”的问题,保证司法统一适用以及司法公正的理念能够最终实现,最高人民法院推行了案例指导制度,鼓励法官在司法裁判中结合具体情况对指导性案例进行主动援引。自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以来,案例指导制度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的出台,指导性案例在制度层面得到了一定的完善,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催生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电力、金融、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的运营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系统的支持。在极大地便利的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这一类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由于承载着与人们更为密切的信息资料,也更容易遭受到拦截、窃取和破坏,更容易引发网络安全的问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作为这一类信息基础设施中维系关键技术设施持续运转的部分,在网络社会中往往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如何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