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评估单纯强脉冲光(IPL)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及其对干眼相关指标和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为MGD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本研究纳入并随诊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MGD患者30例共60眼。在基线、基线后1周、3周分别进行一次(共3次)IPL治疗,能量为10.6-12.2J/cm2。分别在第1次治疗前、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3个月进行主观症状(OSDI问卷、SPEED问卷)评分、睑缘评分、Lipiview眼表干涉仪测量脂质层厚度(LLT)、瞬目次数及不完全瞬目比例、Keratograph 5M眼表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及红外线拍摄睑板腺形态、OQAS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定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斯特利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OSI)及平均客观散射指数(Mean OSI),以评定IPL治疗的效果和其对眼表产生的影响。通过矫正视力、眼压监测IPL治疗的安全性。使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MGD患者的OSDI评分、SPEED评分在IPL治疗后明显降低(F=21.24,P<0.001;F=62.49,P<0.001),末次治疗后3个月OSDI评分(33.90±15.76)分也较第1次治疗前(43.65±15.31)分降低(P=0.001),SPEED评分(8.0±3.78)分较第1次治疗前(11.90±2.20)分也明显降低(P<0.001);睑板腺脂质排出情况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在治疗期间明显改善(F=147.375,P<0.001),停止治疗后3个月(1.95±1.08)分较治疗前(2.73±1.19)分也有改善(P<0.001);TMH在IPL治疗后显著增高(F=30.873,P<0.001),末次治疗后3个月(0.30±0.06)mm较第1次治疗前(0.23±0.09)mm也有改善(P=0.003);平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在IPL治疗后延长(F=5.047,P=0.008),末次治疗后3个月NIBUTav(8.65±4.72)s与第1次治疗前(8.74±5.11)s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510);平均LLT在IPL治疗后增厚(F=3.606,P=0.03),末次治疗后3个月(69.97±15.76)ICU较第1次治疗前(63.53±18.63)ICU有增厚(P=0.01);MTF cut off在IPL治疗后增大(F=4.543,P=0.013),末次治疗后3个月MTF cutoff值(32.55±9.65)与第1次治疗前(31.35±9.47)无差异(P=0.76);SR在IPL治疗后增大(P=0.001),末次治疗后3个月(0.19±0.04)较第1次治疗前(0.19±0.07)无明显差异(P=0.971);平均客观散射指数(Mean OSI)在IPL治疗后减小(F=3.718,P=0.045),末次治疗后3个月(1.92±1.28)与第1次治疗前(1.98±1.51)无显著差异(P=0.211)。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瞬目次数、不完全瞬目比例、OSI在接受IPL治疗后均未见明显变化(P=0.065,0.339,0.454,0.359)。所有患者在治疗及随访全程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矫正视力无变化,眼压在正常值范围波动。结论:单纯IPL治疗可改善MGD患者症状、干眼相关指标及部分视觉质量相关参数,且疗效至少可持续3个月,是治疗MGD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