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标侵权认定中的混淆可能性标准——以银鸡商标争议案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4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近似不是商标侵权认定的标准,而是在认定两商标是否有可能引起相关公众混淆时应予考量的要素,“容易导致混淆”才是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标准。适用现行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认定商标侵权应当符合其规定的要件,如商标近似或相同、容易导致公众混淆、混淆的主体和范围。这些要件都一致指向“混淆可能性”,“混淆可能性”已不是商标近似认定需考虑的要素。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商标近似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体现“混淆可能性标准”在商标侵权认定中的基准性作用。  本文总体的思路为:以银鸡商标争议案为例,归纳其争议焦点并对其中体现的法律问题结合有关案例及有关混淆的理论、实践进行分析,最后从商标注册申请、使用、保护三个阶段来探讨该类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主要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案例介绍。通过全面介绍银鸡商标争议案,归纳出本案中主要的问题争点:1.系争商标与引证商标是否为近似商标;2.系争商标与引证商标是否容易引起相关公众混淆。通过介绍一审法院、二审法院、再审法院在解答这两个问题争点时依据的不同事实和法律,笔者尝试总结了最高人民法院对“商标近似”与“混淆可能性”关系的看法:商标法意义上的近似蕴涵了混淆,不仅是指外观上的近似,混淆可能性是商标近似的必要组成部分,商标近似也即混淆性近似。  第二部分为对本案中问题争点的法律分析。通过对各个争点涉及的概念进行解释,结合相关学者提出的理论及司法实践,首先分析商标近似的概念及商标相同如何认定,然后从“容易导致混淆”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混淆可能性”认定的条件及与前述“商标近似”、“商标侵权”的关系,得出“混淆可能性”是商标侵权认定的标准的结论。  第三部分则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商标侵权类案件的法律适用。基于商标争议案件的特殊性,笔者试从商标的注册申请、使用、保护三个阶段探讨如何适用“混淆可能性”标准。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反腐专家林喆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一个发现不了问题的制度一定有严重的缺陷在所有监督干部的制度中,日常最起作用的,一个是干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其途径一是要定期举办党员培训班,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对党的纲领和理论的认识;二是成立由学生党员负责的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小组,加
一、研究方法  权利能力是整个民法的基础。对它的深度透视将决定着民法典的精神气质。在德文里,权利能力这个词是“Rechtsfaeigkeit”。该词由“Recht”和“Faeigkeit”两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成品油零售市场放开以及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价格机制市场化程度加深,中国石化的油品销售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男,63岁,三个月前开始有腹部胀痛不适,稀水样便4~5次/日,伴不规则发热,纳差,近月来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呛咳,体重减轻约20公斤,外院胃镜报告疑“食道癌”。体查:恶病质,双下肢可
近年来,不少现代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运用一种被称之为“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项模块)的现场管理法,既帮助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进一步保证了生产质量,使企业
建筑管道行业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可能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它的发展空间,或者致力于挖掘它的核心技术,尽管我们都知道,无论多么高精尖的系统,都离不开这些基础细节。本期“一通电气
“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嘿嘿,全都有哇!”当前的高速公路加油站服务手段同质化、竞争手法“克隆化”,服务上的“你有我有全都有”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加油站而言,在高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前,巯甲丙脯酸(下简称巯丙)是治疗心衰的一种较好的血管扩张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得到大家的承认。但该药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现以我院内科收治的15例心衰病人为例,来看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