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解脱——禅宗心性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宗,又称“心宗”、“佛心宗”。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标帜下,禅宗向来主张,众生解脱成佛非但必要,而且可能。其必要性自不待言,单就其可能性,也即何以解脱而言,禅宗则认为,解脱之路在智慧,智慧之源在心性。   禅宗心性思想,即禅宗关于心、性本质及其关系与价值的思想,作为禅宗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已成为学界所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不过,从总的情况来看,学界对禅宗心性思想的研究工作尚显薄弱。甚至可以说,与学界研究儒、道二教心性思想的多部学术专著相较,研究禅宗心性思想的学术专著至今也未曾出现于中国大陆。   由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精神文明却并没有保持同步。面对社会转型期理念迷失,价值错位,伦理失范,诚信危机,荣辱混淆,人际淡漠,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发出修复“精神家园”、回归“心灵净土”的价值诉求,十分关注自己的心性修养和人格塑造,以提升自己的生命潜质,实现自我的终极价值。   研究禅宗心性思想不仅有助于弥补学界对这一课题研究之不足,也有利于人们修复自我的心灵之园,保持自我的身心自在,构建和谐社会。   禅宗心性思想作为印度佛教心性思想与中国儒道二教心性思想交摄、融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印度佛教心性思想、先秦儒家心性思想、原始道家心性思想、魏晋玄学心性思想和中土早期禅学心性思想。就印度佛教心性思想这一文化渊源而言,原始佛教关于“性净尘染”与“心识缘起”,“佛性清净”与“心性空无”的思想,部派佛教关于“心本不净”与“性本清净”,“去染为修”与“无修之修”的思想,以及大乘佛教关于“如来藏性”与“众生即佛”,“佛性遍在”与“自度他度”的思想等,尤显重要。   禅宗心性思想不是印度佛教心性思想的简单“移植”,它明显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转换。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子关于“性近习远”与“为仁由己”,孟子关于“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荀子关于“本恶之性”与“人为之善”的心性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禅宗心性思想的形成。原始道家,尤其是老子关于“心性自然”与“道德无为”,庄子关于“心性逍遥”与“坐忘无待”,管子关于“平心静意”与“虚心去私”的心性思想,也是构成禅宗心性思想,特别是洪州禅心性思想的重要文化资源;魏晋玄学,主要是王弼关于“以心为本”与“以性正情”,裴颁关于“心性自生”与“保生存宜”,郭象关于“真性自足”与“无心随化”的心性思想,不仅与禅宗心性思想相互交涉,且很快走向了玄禅合流的发展趋势;中土早期禅学心性思想作为印度佛教心性思想与中国儒道心性思想合流的重要理论成果,它直接构成了禅宗心性思想的来源。安世高、支娄迦谶、鸠摩罗什、道安、慧远等人关于“摄心定意”与“息心念佛”,“心妙了色”与“得性体极”,“圣心虚静”与“佛性悉有”等心性思想,就是如此。   面对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禅宗心性思想自身也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宝志、傅翕关于“身是道场”与“心即是佛”,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关于“安心入道”与“守心净性”,法融关于“冥心入理”与“忘情契道”等心性思想,基本上属于禅宗心性思想的酝酿期。禅宗心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五祖弘忍之后,禅宗分化为南北二宗,神秀主张“离念观心”与“拂尘觉性”,惠能、神会则强调“识自本心”与“顿悟自性”,“无念为宗”与“见性为禅”。唐末五代,以石头希迁为代表的石头禅和以南岳怀让、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大倡“自心即道”与“立处即真”,直至“五家七宗”的出现,宋明看话禅和默照禅的兴起,基本上标志着禅宗心性思想进入了它的繁盛期。但明清以后,随着禅净合一、禅髓入儒思潮的出现,禅宗心性思想也随之衰微。   如果说从纵向上看,禅宗心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之历程自始至终都体现出历代禅师基于心性本体的智慧解脱论,那么从横向,也即从禅宗心性思想所蕴藏的主要内容上来看,这一思维品质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禅宗心性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但概而言之,禅宗在心性问题上逻辑地呈现出来的心性空无观、心性本体观、心性价值观、心性修养观、心性觉悟观、心性解脱观和心性境晃观,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七个方面。而心性空无观则主要表现为以法融为代表的牛头宗倡导“无法无境”与“无心无性”,惠能、神会主张“身心本无”与“佛性自空”,洪州禅、临济宗坚持“非心非佛”与“呵佛骂祖”等心性思想。惠能、神会等关于“心生法生”与“性含万法”,南阳慧忠等关于“心主法身”与“性遍无情”,圭峰宗密等关于“本觉真心”与“圆成实性”的心性思想,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心性本体观。从心性价值观上看,它主要表现在惠能、神会关于“心即是地”与“性即是王”,“自心三宝”与“自性三身”,“识心见性”与“自成佛道”等心性思想上。   北宗神秀关于“起心外照”与“摄心内证”,南宗惠能、神会关于“自性自度”与“般若观照”,法眼宗关于“佛法现成”与“任心为修”等心性思想,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禅宗的心性修养观。就禅宗心性觉悟观而言,它主要表现为南北禅宗关于“心具真妄”与“渐修顿悟”,“心体本净”与“自性自悟”,“即心是道”与“迷凡悟圣”等心性思想。   禅宗心性解脱观表现为惠能、神会关于“念念无缚”与“自在身心”,大珠慧海关于“求心调心”与“无念无受”,黄檗希运关于“即心是佛”与“无心是道”等心性思想。惠能、神会关于“心性合一”与“凡圣不二”,洪州禅关于“率性随心”与“饥食困寝”,临济宗关于“本来真性”与“无位真人”等心性思想,就是一种禅宗的心性境界观。   本文的创新之点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文献学和比较研究等视角与方法,从追索禅宗心性思想形成的文化资源,考察禅宗心性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入手,将禅宗丰富的心性思想梳理和概括为心性空无观、心性本体观、心性价值观、心性修养观、心性觉悟观、心性解脱观和心性境界观七个层面,并认为禅宗心性思想就是一种基于心性本体的智慧解脱论。   本文不足的地方在于,关于禅宗心性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与天台宗、华严宗等其他中国佛教派别和道教、理学等心性思想相互影响、相互融摄的过程,但笔者对这些问题均未来得及作深入的考察。
其他文献
在玉米自交系选育、提纯、杂交种培育工作中,人工选株套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若操作不当或不到位,往往造成自交或杂交不纯不真。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对其
西塞罗是古罗马时期最有才华的政治家、演说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在当时的世界学术中心从古希腊转移到古罗马之后,他凭借自己出色的理解和阐发,对古希腊的各派哲学进行了全方位
本文主要从自由与道德律的关系入手探讨康德的道德哲学。“自由”和“道德律”是理解康德道德哲学最关键的两个概念。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致力于
本文主要围绕古灵宝经,从佛教的轮回观念切入,通过梳理古灵宝经中的佛教轮回说术语和观念,对佛教轮回说对古灵宝经的影响做初步的考察。本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佛教个
多穗型品种豫麦 4 9和大穗型品种周麦 13的群体光合 (CAP)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趋势一致 ,均为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开花期 ;但生育前期豫麦 4 9的 CAP高于周麦 13,而开
倪瓒“逸品”山水的绘画风格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精神表达,在其独特的三段式构图中,凸显其“简”的绘画风格,再加上其富有艺术性的“逸气”说,使得其山水画更加品格独立
管理创新思维是发挥管理者智能优势,开发管理者脑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管理创新思维结构状况直接关系到管理创新思维水平的具体发挥.因此,研究管理创新思维结构的相关因素及
随着隞f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陕7理论、陕疗技术不断应f临床,并取得r很好的临床效果。为r汇集这些宝贵的经验,并为眹务工作者??升职称创造条作,《中外医疗》杂志社医学图ts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近期公布了一个新的基于网页的互动式模型,可以预测被蚊媒介基孔肯亚病毒感染的旅行者将抵达的地点,以及哪些区域具有成为该病毒新的本地传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