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型无人旋翼机XZ03飞控系统的机械电子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小型无人旋翼机具有特征尺寸小,成本低,起飞着陆场地小,机动性好,特别是可作悬空飞行等特点,因此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无人旋翼机通常用于视距范围内由地面控制人员操纵飞行,但有效飞行半径小,一旦飞出视觉范围,旋翼机的姿态很难目测清楚,因而对遥控飞行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设计出一种控制器,帮助完成视距外的自主姿态控制。本论文详细介绍了针对上述问题的超小型无人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实现超小型无人旋翼机的自主飞行控制系统。首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机体结构振动对超小型无人旋翼机飞行控制器的性能、任务传感器的稳定性、图像传输的质量和数据链的可靠性等方面影响很大。为此针对旋翼机结构模态进行了分析和实验:用CATIA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出了旋翼机的各阶振型与频率。通过结构试验对CATIA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并且根据计算和实验的结果进行了结构调整。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加强,超小型无人旋翼机的机体振幅有所减小。同时,根据超小型无人旋翼机机体的模态,飞行控制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尽可能安装在机体振幅较小的位置,改善了传感器的工作性能。然后,对超小型无人旋翼机飞行中的受力和运动建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旋翼飞行器稳定飞行,即悬空或者匀速平飞时的受力状态,并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超小型无人旋翼机稳定飞行受力的结果。通过受力的计算,可以确认气动力参数的大致范围,为传递函数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推导了超小型旋翼飞行器纵向操纵响应、横向操纵响应、航向操纵响应、总距(垂直)操纵响应的传递函数。通过对旋翼飞行器操纵和响应的试飞数据采集和处理,采用改进型风修正权最小二乘法ARX模型进行辨识,在排除侧风和迎风对辨识干扰的情况下,获得了纵向操纵响应,横向操纵响应,航向操纵响应的传递函数参数。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改进PID控制算法,即整合模糊自整定PID和遗传算法优化PID算法,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参数来代替模糊自整定PID控制中基础参数,从而实现最佳控制效果。本论文还研究和设计了超小型无人旋翼机导航系统算法和策略,并采用Kalman滤波技术进行信息融合的研究,实验证明信息融合系统在定姿定位精度方面有一定提高。在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飞行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设计,研制了超小型无人旋翼机数据信号接口电路、遥控/自控切换电路等。本论文所研制的系统硬件在传感器配置、处理器性能、功耗、尺寸和重量方面具有先进性,并为系统的扩展和改进预留了接口。本论文最后介绍了基于硬件系统的飞行控制软件,阐述了软件的流程,下位机软件和基于VB环境开发的地面监控站人机界面。通过飞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飞控系统控制性能完善,飞行姿态稳定,导航算法正确,初步实现了超小型无人旋翼机的自主飞行。
其他文献
针对当时无法清理公网邮箱中大量的垃圾邮件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对常见的POP3/IMAP协议原理功能分析,以大家日常工作中常用新浪、QQ邮箱为例,利用客户端软件Foxmail7分别实
本文在现有的滚筒式飞剪机基础上,对飞剪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重新设计了滚筒式飞剪机的机械结构。应用AUTOCAD和PRO/E分别绘制出了飞剪机的各个零部件的二维和三维图,并进
阐述了再生塑料托盘国内外概况,分析了聚丙烯回收再生托盘成型的过程,并且再生托盘自重减轻26%~42%,利用聚丙烯再生塑料进行物流托盘的生产制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塑料发展方
工业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伴随着工业而产生的工业建筑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这些建筑同样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在社会和城市的发展过
论文从我国引进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的需要出发,综合运用露天采矿学、系统分析原理、可靠性理论、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系统模拟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下运
本文立足于文化适应的理论视野,基于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适应问题,从语言、非语言、文化身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跨文化敏感和"整合"文化差
关于真实与虚拟的问题,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理论上,都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古老的问题。但是在新媒介及数字化条件下,它又成了一个十分新鲜的问题。因为以往
文化产业投资热潮势头渐盛,这事关整个国家如何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一提到文化产业,似乎体制或政策总是限制着它的红利的发生。是不是当"文化"和"产业
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虽然是以功能主义为主导范式的,但自1950年代以来也发展出了另一种建构主义取向的新范式。本文对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这种建构论取向从核心命题、理论
PID控制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实现容易,鲁棒性较强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控制中。但是由于工业过程对象的精确模型难以建立,参数经常发生变化,因而在使用常规P